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白桜
收起左侧

日本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筑城史简介古代的城栅  古代的城,读作[き],相当城或者栅的字。据 《日本书记》记载,6世纪末,物部氏筑稻城,御防苏我氏,从文字判断,似乎是堆积稻穗的堡垒。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以木材为骨架的栅状的设施。虽然被认为是古代山城遗迹,可是从九州北部到中国地方西端所见到的有神笼石。名称是从久留米市高良山的神笼石的名字来的,所以被看作是神的灵域。不过,最近的看法,认为是受朝鲜式山城的影响,这说法很强烈。山口县石城山的神龙石被认为是围着山顶与山谷达2500米的列石,上面堆积了高8米左右的土堡垒。另外,在被称作山姥穴的地方筑起了石壁,设立了通水沟。7世纪后半期,随着与朝鲜关系的紧张和东北经营的进展,建立了防御外敌的城栅。在西日本,建造了许多朝鲜式山城。664年为了保卫大宰府建立了水城,第二年建的大野城、椽城都是其典型的代表。水城据说是为了截流御笠川,储水而建的。长1千米,高10米,基底部宽达37米的大土坝。这是现在还残存的水城的大堤。大野城、椽城是沿着山的尾根建的又长又大的土坝、石垣墙,是朝鲜式山城。在濑户内海周边各地建立了许多这样的山城。位于大阪府和奈良县境内的高安城就是其中之一,在标高488米的高安山顶和山腰设立了土堡垒、石垣墙。另一方面,在东日本,台地与平地处建起了城栅。从文字上来讲,叫做防卫蝦夷的防栅。据最近的调查表明在宫城县多贺城,岩手县胆泽城、德丹城等的外郭设施有筑地,不是纯军事设施,地方政厅的性质很强。整个中世,从东北到北海道,建立了称作馆的城堡。按自然的地形,实施了濠和土垒等若干个土木工事,是为了对抗阿伊努族的据点。与之相反,也有阿伊努族城堡。中世的公馆与山城  13世纪后半期,为了防备蒙古的袭击,在博多湾岸筑起了高1.5米的,长达16公里的石堡垒,除此之外,中世的城具有和平时期的公馆和战争时期山城的特征。  镰仓武士的公馆正如在《一遍圣绘》中所见到的那样是正方形乃至长方形的单纯的区域,四周围上了濠与土堡垒,门的上面盖了城楼,加强防备。中世末期的战国大名武田氏的公馆址也是此系统。作为战时防塞的山城,是利用天险在山丘上建造的。南北朝时期,楠木正成固守的河内的千草城等都是其例子。不过到了中世末期,平时住在山麓的居馆内,战时固守在山顶的城里。此图的例子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造了许多城郭,名副其实的城郭的确引人注目。越后上杉氏的春日山城也很有名,不过最近引人注目的是越前朝仓氏的一乘谷城。其遗址被指定为国家的特别史迹。居馆址,庭圆址等得到了修缮,公开了,所以有机会的话,请参观一下。另一方面,用水壕围起一个界来,建造城楼产生了新的城市,形成了叫作寺内町的城镇。冲绳地方,室町时代,广泛建起了琉球城。城里有墓地,参拜所等。首里城、今归仁城等可以看作权威人士的城堡。近世的平山城、平城  近世是日本城郭的发达、完善期,平山城与平城为代表。  平山城建在20-100米左右的丘陵上,周围的平地也纳入了城郭,是集城主的日常住宅与战时的军事防御机能为一体的城郭。经过战国动乱,各地的诸侯都热衷于筑城,随着枪的使用,战术的变化,与领地统治的开始,城从山上移到了丘陵部,成了规模更大的平山城。筑城技术也发展了,修建了坚固高大的石垣墙,宽而深的水濠,牢固的城门和城楼。设置了看台机能与显示城主的权威的壮丽的天守阁。现在,已不复存在的织田信长的安土城(滋贺县)以及天守阁仍然存在的犬山城(爱知县)、彦根城(滋贺县)、姬路城(兵库县)松山城(爱媛县)、高知城(高知县)、熊本城(熊本县)等,平山城代表了众多的日本名城。上述的城也都是城地建在自然的要害处与增加了人工垒濠的地方,因为它充分地显示了外观的美与城主的威严。  平城,与其说是着重军事要害,不如说是着重政治上的便利、所以在平地上筑起了城。到了江户时代,作为领地统治的据点的机能受到了重视,在平地就筑起了城,将城下街纳入到他的内部及周围。防备设施的大部分是由人工筑起的石垣墙、土堡垒、水濠,所以需要庞大的经费,而对领主来说,更重要的是感到领地经营的必要性。江户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等就是属于这一类,而下面所示的松本城(长野县)等也可以]看成是平城的典型。  这些近世的城郭从桃山时代起,到江户初期,异常发达,但是德川政权一稳定,武家各种法律制度限定了城郭的修筑。从此,只有维持前代的城郭了。城的整体配置计划(绳张)  筑城首先从城的地形的选定及城郭的配置开始。所谓绳张(汉语是经始)是全体的配置计划,地域的选定,确定规模、基本的形状。其语源大概是着手工程的意思,在于拉着绳子开始吧。  筑城的基本思想就是所谓“三段坚固”。即国坚固的城(占国内的政略的要地),所坚固的城(从城郭周边的地势选择要害的地方),城坚固的城(城自身具有坚固的防备)这三段构思。  绳张基于这种思想,首先要选定城地,按照地形考虑郭(曲轮)的配置。一般的原则是设城的中心——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三重城郭。根据需要也有多重城郭的,其中最多的可达20多重郭城。主要是要保持各郭的独立性,还要考虑到排列能密切地相互关联。  郭配置的原则是以本丸(城的中心)为中心,在同心圆上配置郭,扩大内部,缩小外周。实际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基本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轮郭式——以本丸为中心,在同心圆上配置二重郭、三重郭。大阪城、骏府城、山形城、二条城等都近于这种形式。梯郭式——以本丸为顶点, 郭配置成梯子状。例如:荻城、会津若松城、饭田城等,但本丸应该直接面对外部,所以其外部应该是要害。   连郭式——以本丸为中心,两侧连续地排列着郭。如:彦根城、水户城,仙台城等,但梯郭式不是最典型的例子。   平山城等城的情况,由于地形的制约,出于防备上的考虑,绳张非常不规则。下面的姬路城等是极好的例子。  特殊的绳张,有洋式城郭。只有函馆的五菱郭和长野县的龙冈城两例,但像图那样在平地上挖五星形的濠,在星角处建象棋里的驹形棱堡。这是全面防御,准备进攻的办法。整体配置计划的筹划  配置郭的同时,在划定建筑位置时,要开动脑筋想各种办法,举主要的例子如下。虎口(城门)——将城郭的出入口比作老虎的口,叫作虎口。为防备攻击,城兵的突入而构筑的。下图的“无虎口”是为了从城外看不见虎口而造的。马出口——在位于城门前方的小区域,围起濠垒,建栅门为通路。是骑兵突击用的,有角形出处,圆形出处等各种形式。由于通路成了妨碍,所以明治维新后许多被毁坏了。升形口——虎口内外的方形的区域。在此从周围攻击敌兵。  仿横箭——用侧面防备的方法,在城墙上设有屈曲,如下图所示,也有绑成升形而构筑的“横箭升形”。死角向四角突出,适于从侧面攻击,防御。 姬路城的整体配置计划  姬路城以复杂、巧妙的地形及城郭的排列出名。此城天正年间(16世纪)是羽柴秀吉的居住城。 江户时代,成了池田辉政52万石的居住城,辉政从根本上扩大了此城,1609年(庆长14年),大致完成了现在这种规模的城。城是以标高46米的姬山为中心的平山城。辉政在此城周围围了三重螺旋状的水濠,修筑了内、中、外三个部。总面积大约达 230万平方米,现在残存下来的只是内部,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城的正面人口是叫作樱门的正门(追手门)。从此门进去是三之丸(内城),面积约7.45平方米,中间有许多建筑物。池田氏在本丸(备前丸)设了居住馆,后来城主本多氏在此修筑了居住馆。  三之丸的北侧有菱之门,进到里面,是二之丸(约2万平方米)。这儿也有许多郭,用城门、城楼、城墙围着。由此到本丸天守的正道有い、ろ、は、に4个门。中间的道是承受来自左右攻击的构造,在は之门附近可以看到眼前的天守阁,由此开始的地形、城郭排列确实很巧妙,适合做迷宫。进入に之门是乾郭,越过它东面的ほ之门,就进入了本丸(城中心)。但是,到天守从水一之门到水五之门,必须通过弯弯曲曲的路,敌人难以接近。这样,终于到达了由大小4个天守组成的天守郭。  另一方面,从い之门向右走,可以到本丸(备前丸),这里也有4个门,有升形入口,大军很难攻入。而且,从本丸到天守阁,从备前门绕过天守阁群北面,应该到刚才的水一之门。  本丸的旁边有个俗称切腹丸的郭。内有井,显然用意在于确保水源。从本丸出来,通过四个门,来到后门口。距离很近,但坡度很陡,所以防备也很坚固。  从菱之门进去,左边是西丸,是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平坦地,有枪支、武器库等。西丸的东北角有千姬使用的露明城楼,下面是仓库,上面有三个房间。与此相连是一大排带间壁的房间,成了西侧一带的防护壁。正因为如此复杂、巧妙的地形布局,所以确实是无愧于坚不可摧的名城之名。城郭的规模  姬路城总面积虽说只有230万平方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德川将军家的本城,江户城,其规模都远远超过姬路城。江户城,大阪城的规模图如下所示。概算一下扛户城外郭(外堀内侧)的面积约2082万平方米。丰臣秀吉建的大阪城是当代第一大城,其外郭大小只可以纳进江户城的内郭。权力的大小也表现在城的大小上。城的普清  继城的布局之后重要的是土堡垒、石堡垒、濠等土木工程,把这个叫做昔清(建筑)。  普清中,首先需要的是确保劳动力和资金材料,特别是石材。在石垣墙筑造的场合,因为1吨左右的大石头需要很多,所以其调配是很重要的。大阪城的蛸石(5.76x11.15米,相当铺38张榻榻米)、肥后石(5.85X14.66米,相当铺50张榻榻米)等花岗岩,要从小豆岛装船,用海中吊挂的方法运输,陆地上使用修罗车和原木滚木。江户城的石头多数是安山岩,是从小豆岛运来的。石垣墙的砌法   象征近世城郭的是雄伟的石砌围墙。在砌墙时,首先要用长方形的边石(松本城)和大木(江户城)打基础,在其上面筑石墙。其方法大致有三组,将其适当地加以搭配。  (1)毛面砌法 没加工的自然石的砌法,庆长以前大致都用这种方法。在石围墙表面的间隙,砌上石头,外观虽很杂乱,但格外坚固。这种方法也叫牛蒡砌,将石头大的那一头长长地塞进内侧,从它的内侧塞进小型的粟石1-1.5米左右,特别要用加入碎石的手法,所以坚固、排水好,没有因水冲而毁坏的。  毛面砌法,一般没一定方式,所以将此方法叫做乱石砌。  (2)填接砌法 用槌子砸石头角,铺平搭配的方法,庆长时期,广泛采用此手法,外观很美。  (3)琢面密接砌法 用钢凿将石头角凿下的搭配法,永宽以后,重视美观,广泛使用这种手法。按接缝的接口,进行乱石砌法(上面石头与下面石头均等的砌法)、被叫做龟甲纹形砌法,(将石头砌成六角形象江户城、二条城等的砌石方法),特别是石围墙的角,要使用右图所示的叫作算木砌法的。石围墙的坡度  从防备方面来讲,希望石围墙高而且坡度陡。但是军事学者的“下线绳(陡)”地基如果不结实,很不合适,也担心因土压而倒塌。因此采用的是叫作扇子的斜度石垣墙的坡度,向内洼的方式,但“缓坡”斜面过于缓,在防备上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用“跳跃式”,底部缓和,从中间开始急陡,上部突出,用于反击敌兵。加藤清正在熊本城,名古屋城等尝试了此种手法,被称作清正石头墙、三日月石头墙等。土围子   城的垒壁不光是石头墙,一般的都是土围子。一般的土围子墙叫“三合土土围子”。将粘土质的土搅合加固,用下图的标准构筑。这样,土围子就稳定了,由于坡度过于平缓,所以也往往做成50o—60o,并在土围子上栽草坪,就成了草坪土围子。另外,土围子和石头墙并用,也有将上部做成石头墙的“钵卷土围子”  丰臣秀吉1591年(天正9年)在京都的周围筑了高达5米,全长22公里的土围子,设了18米的城濠,这是京都土围子,它的一部分现在在鹰峰附近还保留着。城濠  在城的垒壁的外侧造了城濠。城壕有有水的水濠和无水的空濠,还有泥田濠等。水濠在平城是非常普遍的。不仅有隔离和防御的意义,而且有从城内通向河川的连络机能。另外,在山城的场合也有作为汲口路来利用的。空濠在山城很多,但像大阪城本丸南面的例子,设置在重要的地方,为的是用船也无法通过的却并不多。泥田濠是利用沼泽等造的深泥濠,往往造在山城等地。  城濠的挖掘方法,如下图,有断面是方形的箱濠,三角形的药研濠,底部圆的拔毛濠等,此外药研濠中有一侧是垂直的单药研,两壁是倾斜的诸药研等。  城濠的幅度也是形形色色,从几米到10米以上的都有,根据位置有内濠、外濠、总濠之别。城门和墙  地形、布局、构筑完了之后,该施工了。在平地上开始建造居住馆与仓库,在石围墙上开始建造城门、城楼、天守阁等。 城门   城门设在出入口,把正门叫作大手门,把后门叫作搦手门。城内各处还造了很多门,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加强了防备工事。  门的形式有多种,有冠木门、栋门、医药门等。城郭上,特有的是橹门和高丽门。橹门是在石围墙与石围墙之间的渡橹的下面设的门。通常,正门采取这种形式,用铁、铜等金属板包柱子或包成扇面,多数压上铁带和金属,起加固的作用。要大书特书的是将橹门与高丽门双重排列建的升形门。江户城的樱田门、大手门等就是这样的门,渡过架在城濠上的土桥,对面是高丽门。进了高丽门,有一个升形方形区域转过拐角是进橹门的结构。使从;三方闯入狭窄的高丽门的敌人,畏缩不能动。升形的大小标准40坪(约132平方米)左右,一坪能通行6人,预定能通过240人左右。门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作为少见的,只有在特别的场合才开的不开之门,有出入口错位的错位门,押送罪人的不净门等等。姬路城的门有一下子就打开石围墙的埋门,所说的隐门。位于天守阁入口处的二之门是一个在斜面弯曲的道路的拐角处建的二楼的门,除门的一扇镶着铁板外,通向天守的通路有通向地下的复杂的构造。总之防御是城门的关键。墙和狭窗(枪眼)  墙除了遮蔽内部之外,还起着军事上的作用。从材料来看,以前使用板墙,但担心被烧毁,所以多数墙都做成土墙。开始也是粗糙的墙壁(只抹底灰),逐渐地变成土围墙,进一步在墙壁的表面涂上石灰、灰泥的抹灰墙很流行,其中也有腰部贴平瓦的勾半圆形灰缝的墙。特殊的墙有位于姬路城本丸入口处的油墙。用糯米米汤和粘土与细砂调和筑成的墙,很坚固。名古屋城有在大小2个天守的连结处嵌入一个一尺多长的矛的穗,做成有防盗遮拦的剑墙。此外,还有二层墙和鼓墙(在板壁的中间装上石头和瓦,防止子弹穿透的墙),其用意在于防御。墙与城楼上有小窗可以看外面,用于放箭、射枪弹、投石头等。是叫做狭窗的枪眼。放箭的窗户是竖着长的长方形,枪炮窗是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各样的,但无论哪一种都是挖成内侧大、外侧小,考虑到了从内部容易攻击,子弹很难从外部射入。此外,还有投扎枪的扎枪狭窗,上下两层的双层狭窗,建在石墙之间的石狭窗等等。姬路城土围墙,大约每3米就有一个狭窗,充分地发挥着墙的防御机能。桥   桥一般是架桥,但特殊的场合有土桥。土桥不担心被敌人攻陷,所以设在便于出击敌人的地方,另外也起着调节濠的水位的作用。江户城正门的土桥等就是这样的例子。架桥是木造的,通常供通行使用,但战时有撤退,阻止敌人入侵的作用。通向彦根城的天秤橹桥就是这样的例子。变化了形式的桥有引桥、算盘桥等水平跨度的桥,江户城也有向上吊起的吊桥。还有称做走廊桥的桥,上面有屋顶的桥,看不见桥上的通行,为的是防止子弹和箭。天守(城楼)与橹(瞭望楼)  城内有许多的橹(瞭望楼)。其中规模特别大,在城的中心的是天守阁(城楼)。根据文献记载天守一词的初见是16世纪初的摄津伊丹城天守,而现在最古的天守是犬山城天守阁(爱知县)。  天守的语源不祥。基督教的天主,佛教的帝释天的天主,是城主的居住馆的主殿的转讹,还有望物守城的意思等多种说法但从发生上来看,的确是从望楼发展来的。不管怎么说近世城郭的天守阁就是展望塔、物资贮藏库、防卫据点等起着军事性作用和城主的居住馆的作用,可以说是起着显示城主的威严的政治方面的作用吧!城楼的布局  天守阁原则上,是在本丸的中心,位于城内最高的地方,其形式大约有如下四种。独立式——与其他的建筑物分离,是一座独立的大城楼。丸冈城(福井县)、犬山城、彦根城等就是这样的例子,是天守阁的最古老的形式。  复合式——大天守阁上附设了小天守阁或橹。松江城、冈山城等是其例子,具有强化通向天守阁的入口的目的。  连结式——将独立的两座天守阁连结在一起。名古屋城,熊本城是其例子。还有象松本城那样的将小天守阁与橹连结起来的,也可以叫做复合连结式。  连立式——大天守阁上带两座以上的小天守阁,把它连结起来形成天守郭的形式。姬路城、伊予松山城等是其典型。有城楼的城郭  在研究天守阁的构造时,首先要研究一下以前的天守阁的情形。明治以后,残留下来的天守阁在全国有19座,因战争损失了6座,战后因火灾烧毁一个,现存的天守阁有如下12座。  这些都被指定为国宝或重点文物。(国宝)  犬山城(爱知县)天守(3重四阶,地下2层)室町末期建立。  丸冈城(福井县) 天守(2重3阶)1576年建立。  松本城(长野县) 天守(5重6阶)小天守城楼1595年  彦根城(滋贺县) 天守(3重4阶,地下2层)1606年  松江城(岛根县) 天守(4重5阶,地下1层)1607—11年  姬路城<兵库县)大天守、小天守3、渡橹等1618年  丸龟城(香川县) 天守(2重3阶)江户初期  宇和岛城(爱媛县) 天守(3重3阶)1662—65年时再建  高梁城(冈山县) 天守(2重2阶)1681年再建  高知城{高知县) 天守(4重5阶)1747年再建  弘前城(青森县) 天守(3重3阶)1810年再建  松山城(爱嫒县) 天守(2重3阶,地下1阶)1824年—再建城楼的外观  城楼的样式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化。考证其样式。  (1)初期的望楼型城楼  具有歇山式房顶的城楼上设有带回廊高栏的望楼,丸冈城城楼就是其好例子。这个城的城楼的特征之一就是外部的层与内部的阶不一致,第一层的城楼上,有山形墙封檐板的山墙的房间突出,所以内部成了三楼。要注意的是外壁制作,一楼的凸出花格、腰部的下望板是白木(原木色)的,既实用又素朴。石围墙也是毛面砌,房顶瓦全是石瓦。另外,作为整体,望楼部分比城楼部分要小得多。这种特征可以看作是此类型的城楼的共同处。(2)中期的高层隙望楼型城楼  桃山时代的织田信长的安士城高层的城楼抢先。姬路城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城楼为两层,其上面载着三层望楼,共5层。望楼部分大,歇山封檐板与上面的房檐大相交错,内部为6楼。与初期的城楼不同的是最上层楼缘被收到外壁之内,外壁涂白灰泥,山墙富于变化,窗户变成拉门等,使人感到实在是华丽豪壮。(3)后期的层塔型城楼  江户初的名古屋城是层塔型城楼的开始。其特征是首先把上部做大,使各层平面的大小缩减率为一定而构筑成的,层与阶完全一致。  第二个特征,山墙失去了构造上的意义,完全成了装饰。德川氏的江户城和大阪城的再筑城楼也是这种形式,显示了统治者的权力。鯱是想象中的海鱼,据说头似虎熊呼风唤雨。其勇敢强壮的姿势很受欢迎,从室町末期起成了城郭的脊上的装饰。意思与寺庙上的鸱尾相同,忌火,防火灾的符咒,  丸冈城的鯱是石造的,但大多数都是瓦,姬路城的大城楼上有11个以上。名古屋城大城楼上只有一对,木身上镶铅板,鳞是贴的金色板,非常豪华,北面的雄鯱高2.63米,南面的雌鯱高2.57米。鯱的个性因城而不同。城楼的内部构造  随着望楼型向层塔型的变化,城楼的内部构造也在变。  初期的层楼像丸冈城、犬山城那样最上层带有回廊高栏的展望台,而下层的城楼部分分离,多数成了城主的居住馆式的住宅。  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安土城的最上层也是瞭望楼,但各层都设有装饰豪华的住所,很显然重视居住性了。从秀吉的大阪城周围,城主的居住区开始同城楼分离开来。最上层虽然是展望台,但回缘被收到墙壁内侧,具有各种防御设备以加强军事性。松本城,看其外观就很清楚初期的样式与后期的手法相混合的形状。内部加强了军事性,同时每两层都使用了通柱。特别是姬路城在构造上,从地下室到最上层的下部用了两根高达25米的顶梁柱,而且1~3楼的四角设了斜支柱,防御设施齐全,目的是强化其构造。江户时代的层塔型城楼具有综合性机能。名古屋城将地下室当作各种仓库,1~5楼设有4~10个室,5楼的住宅室铺有榻榻米,作为城主出行归来时的休息房间。另外,从构造上看,顶梁柱的使用一般化了。像备后福山城是增加了一根通到最上层的顶梁柱的城楼。城楼的防御性  以展望为主体的初期的城楼,虽然很少,可桃山~江户初期所造的城楼多数都设置了攻击设备。  一是攻击设备,有箭狭窗、枪狭窗、堞口。使建筑物的角的墙壁突出,放上盖板,石头由此落下,进行射击。更加先进的是设在建筑的中央部,在山形墙的中间造了隐蔽的堞口、隐蔽的狭窗。松本城、姬路城,名古屋城都有极好的例子。第二是壁体的强化。为了防火,把墙壁用涂料涂上,防备攻击,加厚壁板,造了二层壁。  第三是笼城设备,地下的地窖里贮藏着枪支、火药、武器、米、盐等,并设有水井。还有各层楼的周围造了如下图所示的叫作武士跑的走廊,双层门。 橹(望楼)  橹字也写成矢仓、矢藏,是以武器、粮食的储藏和防御为目的的构筑物。其最大规模的橹是城楼。  橹(望楼)有独立式的和长屋式的两种。独立的望楼位于郭的角落的垒上,叫作角橹,二层或三层的多。长屋式的橹有多闻橹(在城墙上长长连接的橹),连接橹的过街橹、连续橹等,有一层或二层。橹与门结合的是橹门。大体上都涂涂料,有窗户与狭窗,用于展望、射击。橹,按照位置、用途、形状等有许多的名称。有井户(井)橹、鼓橹、时钟橹、枪橹、人质橹、到达橹等。变化了的有天秤橹(彦根城)、露明橹(姬路城)、望月橹(松本城)、富土见橹(江户城)等城内的殿舍  除城楼与橹{望楼)外,城内还有许多的建筑物。各种各样的武器库和粮食库就不必说了,从城主的居住馆、政厅,土兵的宿舍到领民的住宅,一般也都在郭内。奇怪的是城主的殿馆,几乎都没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有名古屋城本丸御殿,后来因战争烧毁,现存的只有二条城二丸御殿。二条城是德川家康建设的居住馆,家光的时候,迁移了伏见城的遗构,建了二丸御殿。如下图,从房门口上下车的地方进入,远侍(警卫武士的住所)、大厅(将军的正对面房间)、黑书院(将军的内对面房间)、白书院(将军的居室)四种房间雁行排列。这些都是从一之间到4之间及中间的帐台组成。内部用豪华的隔扇画和金属器具作装饰。西本愿寺书院据说是伏见城的遗构,好像是宽永时期的建筑。下面的是位于各地豪华的武家书院的城郭。城下町的建设  筑城的目的既然在于建筑坚固的据点,那么城市建筑的同时,城下町的建设也是必要的,城下町一词,本来的意思是山城的城根的城镇的意思,像上杉氏的春日山城,信长的安土城都是在山下建造的城镇。随着平山城向平城迁移,作为国内的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城下町的建设更加迅猛地发展了。城下町的周围  京都的御士居等例外,日本的城下町一般不在其的周围造城墙。但是,将町(镇)纳入城的外郭之内的例子却很多。犬山城等就是这样的例子。在木曾川的北侧修建本城,在南方的外濠内建设町(镇),在此开辟有升形门和卡子门的门。城下町的街道布局  像犬山城那样,城地特别是平山城本身选择了自然的要害而设定的,所以不可能有规范准确的城镇布局。城下町建设的原则是重视保卫城的安全。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彦根城下町的街道布局。  彦城西方靠琵琶湖,北面一部分是平山城,为了保卫此,首先在城的周围设置了高级的武士的住宅地。接着,在它的外侧配工商业者的町住宅,也是按着职业不同来考虑机能的运用。进一步在它的外侧设置了年青武士的住宅地。让他们担任警卫的任务。引人注目的是寺庙与神社的布局。彦根的场合,安排在町重要之处,使之起到战时的保垒作用,可这样一来在城下町内建起了寺院街,形成防御线的例子也很多。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道路的设置方法。各地的道路都不一样,曲折,简单又不要靠近城门。城下町一般以汉文字的(五)形为理想形,但从防御方面看,圆、小、曲折的形状是理想的形状。像伊势松板(三重县)的城下町成排的房屋与道路不平行,里出外进,凸凹不平的例子在各地都可以看到。町的制度  城下町是封建都市,以武土为中心。住宅地的安排非常明了,身份意识很强。即使是武土的住宅地,也要按着石头的高矮、多少来规定住宅的大小,甚至街门的构造的种类多数也要受到限制。  另外,认真地考虑了对日本的都市的大敌火灾的对策。江户的城镇,就是以明历的大火(1657年)为契机,设置了整个城镇的防火体制。除了大名消防之外,城镇消防的制度也齐备了。除了设置消防地外,在建筑时,奖励使用轻而廉价的挂瓦,使用外壁涂涂料的泥土仓库式建筑。被称作小江户的川越(崎玉县)等还清楚地留有痕迹。同时也考虑了防犯对策,每条街都设有卡子门,限制可疑人物的出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方面对本能寺之变的最新研究2002年7月24日,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的历史节目「その時歴史が動いた」第101回 本能寺の変~信長暗殺!闇に消えた真犯人~。报告了对本能寺之变的最新报告。  日本史上最大的迷团,本能寺之变。对于改革的旗手织田信长,为什么被家臣明智光秀暗杀而死。此事件,一直认为是光秀对于信长对待他的态度怨恨在心而起的突发事件。但是,近年的研究说明室町幕府将军和公家等集团策划说非常引人注目。 「明智光秀、平定丹波」 出典于《信長公記》。天正7年(1579),光秀平定丹波,信长给了很高的恩赏,天正8年(1580)赐予丹波一国。实质上光秀对于丹波的支配是从天正7年(1579)就开始了。对于重视才干的信长来说,对光秀的才能还是十分肯定的。 信长的武将聚集居住政策 随着安土城的建设完成,信长要求家臣们在城下町聚集居住。理由是推进兵农分离的政策。自古日本的领主对家臣的关系是家臣保有土地,对领主效忠;领主则是保护家臣的土地,掌握指挥家臣的权利。信长要求家臣们聚居的政策明显表明,土地是信长所有,赐给家臣只不过是让你代为保管。这对致力于恢复传统的光秀来说,实在是大为不安。 「越前国掟」 平定越前以后的天正3年(1575)9月,信长将柴田胜家等武将配置在越前,制定了支配方针的九条政策。在这「越前国掟」中首先明确写明分国者(大名)的上面有着自己的统一政权的地位。看来信长有意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 信长的四国政策 从天正3年(1575)开始,在光秀的斡旋下信长和土佐的长宗我部氏关系十分良好。就在长宗我部氏连年和三好氏交战马上就要统一四国的时候,天正9年(1581)6月信长改变态度。通知长宗我部家当主元亲的弟弟香宗我部亲泰,阿波一国由三好氏支配,要求长宗我部家对其援助。继而在天正10年(1582)5月发表四国的分配方案(讚岐一国归信孝,阿波给三好氏,余下的二国以后再说)、长宗我部氏灭亡的危机就在眼前。信长给香宗我部亲泰的朱印状收藏于東京大学史料编纂所。光秀就要变成为世人唾骂不守信义的人。光秀提出反对意见,结果被信长撤去四国担当之职。 安土行幸计划(这里的行幸指的是皇帝规格) 《信长公记》天正10年(1582)正月有「御幸の間」的记载。当时担任武家传奏役的劝修寺晴丰的日記里、从正月7日的记述「行幸の用意馬鞍」来看、信长进行着安土行幸计划。光秀对此自然是非常反感,又忐忑不安。 要求改历 历制的制定一向是天皇所有的权限。朝廷使用的历制是在宣明历基础上制定的京历,对此信长主张使用尾张等地使用的三岛历。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把当时天正十一年的闰二月改为天正十年的闰十二月。信长之剑直指皇权,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打倒信长众」的记述 但是,担任信长和朝廷之间联络的,武家传奏役的劝修寺晴丰写的《「天正十年夏记》的6月17日中记载着此事。记录着明智光秀的家臣斎藤利三担任护送任务。 四国攻击军于6月2日出阵的记载 《细川忠兴军功记》的记载「三七殿(织田信孝=信长三男)、五郎左卫门殿(丹羽长秀)、四国へ六月二日に渡海あるべしとて...」。 斎藤利三劝光秀尽快谋反 《长宗我部元亲记》记载,四国攻击军出阵之前「斎藤内蔵助(利三)は四国の儀を気遣に存ずるによって也、明智殿?#092;反の事いよいよ差し急がる」。 明智光秀向上杉家派出使者 東京大学文学部所蔵的《觉上公御书集》里面记载表明光秀事先已经制定好谋反计划的可能性非常高。「觉上公」就是上杉景胜。在6月3日里面,上杉家的家臣同士的书信的部分。当时,信长军在越中(富山县)最后的砦、魚津城和上杉家对峙。6月1日,魚津城的大将家臣来信表示「明智光秀が使者をよこし、上杉家が将軍義昭へ最大限の援助をするようにと伝えてきた」。这表明明智光秀在6月1日以前已经派使者到达魚津。推测是以信长敌对的将軍义昭的名义和上杉家联络。 明智光秀被没收丹波、近江领地 「明智军记」里面记载5月2日光秀被要求参加四国的征发。5月中旬信长来命,收回光秀费尽浑身解数平定的丹波、近江领地,换为赐予光秀现在还是毛利领地的出云石见两国。光秀终于明白家臣们只是信长东征西战的工具。 本能寺之変的前日,信长在京再次要求改历 武家伝奏劝修寺晴丰的《天正十年夏记》6月1日的日記里记载着此事。信长此次入京只是路过,目的是去指挥四国出阵。光秀知道此事,觉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决定下手。5月29日,光秀和信长几乎同时出发,光秀此行名以上是赶去四国征讨,真正的目的自然是奇袭在京的信长。 足利义昭的书信 在6月13日给乃美宗胜去信。乃美宗胜是毛利家亲族小早川家的家臣。义昭书信中提到「信長を打ち果たした上は」,俨然一幅自己亲自打倒了信长的姿态,要求为自己上京援助。 明智光秀的诗 光秀为了恢复传统次序而战,却背负一身骂名。 「心知らぬ人は何とも言わば謂え 身をも惜しまじ名をも惜しまじ」 这是在细川家的家谱《永源师檀纪年录》里面记载的。是不是光秀自己所写已无从考证,但是的确是光秀一生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料理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于日本列岛,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和食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和食种类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风味。 ??和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身、寿司、饭团、天妇罗、火锅、石烧、烧鸟等。 ??“刺身”,即生鱼片,是日本人最佳的生食。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江户时代以前生鱼片主要以鲷鱼、鲆鱼、鲽鱼、鲈鱼等为材料,这些鱼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后,肉呈红色的金枪鱼、鲣鱼成了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制作河豚刺身的厨师,必须取得专业资格,这刺身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吃生鱼片要以绿色芥末和酱油作佐料。这芥末的日语叫“ゎさび”,是生长在瀑布下或山泉下一种极爱干净的植物“山葵”,一遇污染就凋萎。山葵像小萝卜表皮黑色,肉质碧绿,磨碎捏团放酱油吃生鱼片,它有一种特殊的冲鼻辛辣味,即杀菌,又开胃。日本的生鱼片异常新鲜,厚薄均匀,长短划一。生鱼片盘中点缀这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体现出日本人亲自然的饮食文化。 ??“寿司”,又称四喜饭,是日本饭的代表,制作寿司要在米饭中加醋、糖、盐、料酒等调料,还要加海藻、辣根等,将其攥成小饭团,上面放上各种生鱼片、鱼仔、鲜虾肉、贝类等,这叫“攥寿司”。将米饭铺在寿司上,然后加生鱼片、紫菜等,卷起来成圆柱形,就成“卷寿司”。寿司鲜美爽口,价格大众化,很受日本民众的喜爱。东京的“捏饭寿司”,客人可以一边吃,一边欣赏厨师的手艺。 ??饭团,是用双手把煮熟的米饭攥成的,大小适中,里面放上咸梅干或咸鲑鱼。攥时两手蘸上水和盐,使饭团略带咸味,外面包上紫菜,三吃食配些咸菜。把饭团包在竹皮里,旅行或郊游时携带着作野餐,这是日本传统习惯。 ??“天妇罗”,是和食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鸡蛋、水和成浆,将鱼、虾、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的调汁,鲜嫩美味,香而不腻。 ??“寿喜烧火锅”,亦称日本火锅,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作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日本古代就有这种进食的习惯,农民将鱼肉、蔬菜放入地坑上的锅上,大家边煮边吃。 ??“石烧”,是将牛排放在烫石上烧熟,蘸鲜酱油食用。 ??日本培育出一种牛,肉质柔软得能用筷子剥裂,入口就化,鲜嫩异常。这种神户牛和松阪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价格不菲。 ??“烧鸟”,将鸡肉切成片串在细竹签上,蘸上酱油、糖、料酒等配制得味汁,放在火上烤。也有用鸡或猪内脏作原料,不过传统上都称烧鸟,它价格便宜,不少人喜欢当作下酒菜。“烧鸟屋”,在日本各地都可见到。 ??现在,日本料理中主要是鱼类,肉类和蔬菜。古代的日本,肉类曾是主食之一。但公元675年,受佛教的影响,天武天皇颁布了不准食用牛、马、狗、猴、鸡等的禁令,日本人很少食肉的习惯持续了千余年。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仍不宰杀家禽、家畜,但狩猎场烹调的野味还是可以吃的。明治维新后,从欧美引进了食肉的习惯,并迅速在全国普及。 ??日本生产的大米,营养丰富,质量上乘,煮出的饭形似珍珠,芳香四溢。吃米饭时,常搭配有青菜、鱼、肉等副食,并搭配黄酱等调味汤、腌酱菜。在副食中,现在也有不少人采用西式或中华料理来搭配。 ??日本面条,价廉物美,尤其是荞麦面条,是大众喜爱的食品。 ??日本人在饮食生活方面,自古以来就有简朴节约的观念。此外,为了预防收成不佳而作为储备和保存的食物有:酱菜、腌制的鱼和肉类、风干的食品等。 吃饭时一般使用木质的筷子,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短,男的22公分,女的21公分。 ??日本社会运行的节奏很快。日本的早餐很简单,午餐也比较随便,而晚餐最为丰盛。 日本人每逢喜事时,常吃红豆饭和带头尾的鲷鱼。糯米中加入红豆一起蒸,作成红豆饭,红豆的颜色会将糯米染红,而红色象征火和太阳的颜色,也是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的颜色。而鲷鱼的鱼身鲜红,所以成为吉祥的象征。 ??在酒类中,日本酒(酒精浓度15%~16%)用量可观。1994年,日本酒类的消费约为1000万千公升,生产量为934万千公升,其中啤酒占76%、日本酒占11%、烈性酒占7%。日本人经常在下班后和客户、同事或上司一起喝酒,以增进人际关系。 ??日本最大众化的饮料是绿茶。咖啡也深受现代日本人的喜爱,红茶和乌龙茶也相当普及。 在日本可以品尝到各种世界名菜,但为了适合日本人的口味,大多数有点日本化。东京是国际烹调的橱窗。在日本最普遍的外国饭菜就是中华料理,由华人经营的饭店相当多。此外,韩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料理,也很受欢迎。 ??现在,日本人用餐已逐步多样化,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饭团。鸡肉食用量比1960年增加了10多倍,而大米的销售量却比20多年前减少1/3,而且还在下降。速冻食品受到主妇们的青睬,饺子、锅贴、包子、面类等中华料理也在日本走俏。 四大料理: 1.怀石料理 ??煎茶之前的用膳,为了不影响品茶的乐趣,料理的味道和用料十分讲究。茶馆主人按季节,精心挑选新鲜海产和蔬菜烹调落足心思。怀石料理讲究环境的幽静,料理的简单和雅致。 2.卓袱料理   中国式的料理,其特色是客人围著一张桌子,坐的是靠背椅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子上。这种料理是起源於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於盛行於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边进食,一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3.茶会料理   室町时代(十四世纪)盛行茶道,於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初初开始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後,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 茶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主食只用三器──饭碗、汤碗和小碟子。间中还有汤、梅干、水果,有时还会送上二、三味山珍海味,最後是茶。 4.本膳料理   属红白喜事所用的仪式料理。一般分三菜一汤、五菜二汤、七菜三汤。烹调时注重色、香、味的调和。亦会做成一定图型 以示吉利。 用膳时也讲究规矩,例如:用左手拿著左边的碗,用右手把盖放左边。反之则用右手揭盖。先用双手捧??起饭碗,放下右手,右手拿筷。每吃两口饭,就要放一下碗,然後双手捧起汤碗,喝两口再放下碗。之後一样方式,契两口饭再夹一次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術古文書名录書名          著者           完成年   忍秘傳         服部 半蔵 正成     永禄3(1560)年萬川集海        藤林 佐武次 保武    延宝4(1676)年正忍記         名取 三十郎 正武    延宝9(1681)年忍術秘書應義傳之巻                天正13(1585)年 忍術應義傳伊賀流間法水鏡之巻                江戸期 甲賀忍之傳未来記    近松 彦之進 茂矩    1755(宝暦5)年伊賀者火術秘書           忍小鏡之巻                    1635(寛永12)年4月     伊賀忍火之巻      服部 保政        寛永元(1624)年 忍秘伝         服部 美濃守 保清    1653(承応2)年3月兵法秘要竊盗之巻    小池 八郎兵衛      延宝3(1675)年  忍大意         三羽 次右衛門      1724(享保9)年8月 忍之極意目録      平岩 善次郎 信実    1729(享保14)年11月 当流忍大極秘      平岩 善次郎 信実     1731(享保16)年11月 当流忍術極秘 服部流忍法秘伝                  1760(宝暦10)年2月 福島流忍術之書     野尻 次郎右衛門 成正   忍術賀士誠忍術水鏡        武曾 喜久馬 信勝    安政年間  義経流忍術伝書     井原 番右衛門 頼文忍術秘伝竊盗目録忍術伝書        内川半助、半右衛門、半兵衛 伊賀者火術秘書                  1624(寛永元)年  伊賀者火術秘伝書                 1672(寛文12)年   出抜忍之巻       加持 遠江守 景英   伊賀流忍術隠火之巻当流忍衆覚語之抄楠流奪口忍之巻  忍次之火巻忍法行巻忍術極法        渡辺 善右衛門      1842(天保13)年 義経流陰忍  明心極意秘要書         秘伝忍之書忍術奥義傳之巻                  天保10(1839)年 甲州流忍法伝書老談集  山本 勘助        文化13(1816)年  忍之巻                      慶安2(1649)年 楠正成火術傅         喜多家由緒書      喜多 共助       龍虎之巻六韜龍之巻抜粹秘法   鳩溪平賀國倫士彝  鞍馬寅之巻       魔王大僧正黄石公兵秘術之巻源義家傅張良神通一巻根矢打様之次第     渡辺 善右衛門      1660(万治3)年9月14日 甲賀流砲術秘書     渡辺 平右衛門 規俊   1791(寛政3)年4月     伊賀流甲賀流竊盗秘伝書 松本 治郎 右衛門    寛政(1789-1800)頃 忍法書賀士手牒     四宮 重住        享保5(1720)年7月22日伊賀流忍法極秘巻    井上 所左衛門 政休   正徳6(1716)年5月 伊賀問答忍術賀士誠                文政(1818-29)頃 伊賀国忍術秘法     菊岡 如幻        文政(1818-29)頃  隠密秘事忍大意                  享保9(1724)年忍具図絵忍家雑記聞書引光流忍法註書     虎亀 延清        安永3(1774)年 福嶋流蜜忍之註書 忍法水鏡        藤田 雲行庵 良忠    寛政10(1798)年3月   忍之巻手鏡       青木 与八郎       文化(1804-17)頃  義葉集         寺西 任重        天明8(1788)年10月   忍者軍用火術   傾城忍術池   伊賀者大由緒記                  寛政9(1797)年 伊賀附差出帳                   寛永13(1636)年甲賀忍士由緒書     和田 喜八郎       文化12(1815)年   甲賀流忍之法 甲賀組由緒書                   天保10(1839)年 伊賀士者御由緒之覚書               宝暦11(1761)年   甲賀二十一家先祖書  忍術具之図会 甲賀忍之伝来記                  文化2(1805)年   軍法侍用集中窃盗巻 竊盗秘密手鑑忍一流密書之巻 郷家流竊盗秘伝忍術奥之巻                    慶長9(1604)年  忍術極意秘密巻 当流忍大極秘                   享保12(1727)年  忍極秘伝                     享保16(1731)年 忍術奥義秘書 軍随応記忍之巻 八門遁甲之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风俗与禁忌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语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 行为禁忌    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社交禁忌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主人家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妻子也以不参与丈夫的事业为美德。日本国礼节介绍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法叫“正座”,即把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是女性的坐法。现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态度认真、办事效率高,并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和自制力。约会总是正点,很少误时。    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除非事先约好,否则不贸然拜访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斟茶时,日本人的礼貌习惯是以斟至八成满为最恭敬客人。    日本人给老人祝寿,是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如61岁为“还历”,意思是过了6O为1岁,返老还童;7O岁为“古稀”;77岁为“喜寿”;88岁为“米寿”,因汉字“米”拆开可变成八十八;99岁为“白寿”,因为“白”字上面加一横为“百”。·日本的风俗· 日本的新年 “正月”在日语中是新年的意思,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日本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全国都差不多一样。例如,元旦的早晨要喝“屠苏酒”,吃专门为新年而作的菜:青鱼子、黑豆、用酱油和糖煮的小干鱼等,寓意子孙繁盛,身体健康。早餐还要吃“杂煮”(年糕汤)。新年期间各户门前摆挂上松枝和竹枝,叫“门松”,有吉祥之意。新年头三天叫“三贺日”,人们彼此拜年。除夕夜人们有守岁的习惯,尤其在午夜时去神社聆听除夕钟声,这时的神社人山人海,常达数万人之众。初一去参拜神社叫“初诣”,是庆祝新年必有的节目。进入12月人们要互寄贺年片、有奖明信片,邮局为此专辟邮道。据说大年初一翻阅纷沓而至的贺年片是日本人独有的一种新年喜悦。 日本的节日 除了新年之外,日本最重要的节日是八月中旬的盂兰盆节,这期间大多数日本人要归乡扫墓,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颇似中国春节前后的情景。连接东京和各城市的主要高速公路经常堵车距离长达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在这段期间里,各地举行许多活动,如跳盂兰盆舞,放烟火等。 三月三日是女孩节(桃花节),有女孩的家庭要设置一个架子,一层层地供奉上象征古代帝王贵族的玩偶人,祝愿女孩顺利成长与吉祥。 五月五日是儿童节(男孩节),凡有男孩的家庭都在室外用竹竿挂起鲤鱼帜,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个鲤鱼帜。 七月七日是乞巧节,据传说古代一对相爱的男女被天河分开,只有这一天才能相聚。七夕时,人们在彩纸带上写些祈求的话,挂在竹枝上,祈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 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节”,即女孩三岁或七岁,男孩五岁时,这一天由家人带到神社或寺院祈求在神的保护下健康成长。除以上这些全国性的节日外,日本各地还有无数的地方性节日,有些较大的节日常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前往观赏。 邻里相处 日本的居民区里有类似中国居民委员会的组织,负责收取水电费,组织居民搞环境卫生,宣传交通安全等等。日本人很少有随便串门的习惯,但每日见面一定要打招呼问好,早上,白天,晚上各有说法,说一句有关天气冷暖的话也是很得体的寒暄,切忌询问别人上哪儿去,吃的什么饭之类的问题。如果不是对方主动谈起,一般不能打听别人家里的私事,否则是很缺乏教养的表现。新搬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是带些毛巾,香皂之类的小礼物逐家拜访邻居,一般说:“我是刚搬来的,住在××号,今后请多关照。”这样就算认识了。搬走之前也要挨门打招呼告别,一般说:“长时间以来得到您的关照,谢谢了。以后有机会请到我家去玩儿。” 日语的假名 在汉字传人日本之前,日本是没有文字的。大约在中国的秦汉时代,汉字开始传人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用汉字作为记录日本语言的符号,这当然极不方便。后来日本人根据汉字的创意,摘取偏旁部首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假名是借来的名字之意。假名作为书写日语的字母,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是草体,由汉字的草书简化而来。片假名是楷体,取自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现在除外来语必须用片假名书写外,报纸、书信、书籍都用平假名。 “大和”的由来 “大和”是日本别称,“大和魂”指日本民族的精神,日本民族也称“大和民族”。“大和”本是一个地名,在奈良的南部,至今仍有大和郡山、大和高田等地名存在。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纷争中的一个氏族集团统一了日本,在“大和”地方建立了“大和朝廷”,由此开始了“大和政权”即天皇的统治。大和政权成立之初曾向中国称臣,寻求承认和保护。《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等记载了大和政权与中国的交往及中国皇帝赐与“大将军倭王”称号的史实。 日语汉字的读音 日语中的汉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借汉字的形和意而发音按日本固有的方法念,这种读法叫“训读”。例如“水”字念成“mizu”“山念成yama”。另外一种是模仿汉语的发音来念,这种读法叫“音读”。例如,“水”字念成“sui”,“山”字念成“san”。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中的汉字“训读”居多。但并不是每个汉字都有训读和音读两种读法,有的只有一种。因为是约定俗成,只能在学习时记住它。 日语的汉字 日语的常用汉字有1945个,称为当用汉字,这是作为==法令颁布的。一般报纸、杂志的汉字使用应在这个范围之内。日本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应学会当用汉字的书写及音读、训读方法。在日本有一种识汉字越多越有文化教养的社会风气。 观赏樱花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温暖潮湿的日本,每年从3月底到、5月初樱花从南向北依时开放。樱花在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中占有独特的位置,每到春季,广播和电视台就象报道战况一样天天报道花讯的进展情况。樱花的花期只有一周左右,在这期间,很多公司、团体学校集体组织到公园等处赏花,有的甚至提前占据场地,连日通宵达旦地狂欢,称为“樱花之宴”。樱花胜地在这期间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商贾之区。皇室也在这期间邀请各国驻日使节及社会名流参加游园赏花活动。赏樱花是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项盛大活动。 日本的表演艺术 日本的传统戏剧有三种,最古老的称为“能”,起源于14世纪。“能”演出时间的舞台场景和道具都极简单,演员使用面具,穿古装,唱法单调,动作极为缓慢。“歌舞伎”出现在17世纪,有较复杂的剧情和武打、舞蹈场面。“歌舞伎”的服装华丽,场景壮观,并有雷电、暴风雪等舞台效果。“文乐”是木偶戏的一种,最初形成于16世纪。木偶约有半人高,制作精巧逼真,每一木偶由三个人在舞台上操作。按照传统“能”和“歌舞伎”都是男扮女装,现在稍有改革。传统戏剧的音乐是用鼓,长笛,日本三弦,十三弦琴伴奏,是一种特有的日本风格。 日本人的姓 明治维新(1867年)以前,日本是一个有身分等级制度的国家,只有武士或富豪巨商才有自家的姓氏,一般人是有名无姓池例如“太郎作”、“五兵卫”只是名字并非姓氏。明治八年(1875年)==颁布法令,废除身分制度,要求每人都确定一个姓氏。人们选择姓氏的方法五花人门,例如,大郎作其人是地主青木的长工,于是大郎作便依东家姓氏,叫青木太郎作。也有的取姓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例如,住在大桥旁边的五兵卫,就以大桥为姓,叫大桥五兵卫。现在日本人的姓氏常见的有佐藤、铃木、田中、山本、高桥、中村、伊藤等,其中姓铃木和佐藤的最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史上知名茶具日本茶道在战国时代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是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有拉拢武士与商人的一面,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为了以茶具代替有限的土地给予有功之人。这里所选择的都是日本博物馆等处珍藏的真品,其中有一些还是日本国宝级的文物。比如“泪”就是千宗易临死前亲手制作并送给爱徒古田织部的,“千鸟香炉”与大盗石川五右卫门的故事也十分有名,其他“松花壶”、“九十九发茄子”等也是知名度极高的茶具。曜変天目静嘉堂文库美书馆藏千鸟香炉德川美术馆藏九十九发茄子静嘉堂文库美书馆藏青磁马蝗绊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松花壶德川美术馆藏名茶勺泪德川美术馆藏三岛桶德川美术馆藏冬枯德川美术馆藏曜変天目茶碗德川美术馆藏横田茶入德川美术馆藏松屋肩冲茶入根津美术馆藏志野茶碗 振袖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白天目茶碗德川美术馆藏上杉瓢箪茶入野村美术馆藏北野茄子野村美术馆藏青井戸茶碗 銘 柴田根津美术馆藏志野桥文茶碗 桥姫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重口水指 柴庵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耳付花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赤乐茶碗 铭 湖月五岛美术馆藏鼠志野茶碗 峰红叶五岛美术馆藏志野茶碗 梅が香五岛美术馆藏长次郎黑乐茶碗 千声五岛美术馆藏常庆黑乐茶碗 恶女五岛美术馆藏光悦赤乐茶碗 十王五岛美术馆藏黄瀬戸茶碗爱知县陶瓷资料馆藏青瓷凤凰耳瓶五岛美术馆藏耳付水指爱知县陶瓷资料馆藏大海茶入爱知县陶瓷资料馆藏伯庵茶碗 冬木五岛美术馆藏伯庵茶碗 朽木五岛美术馆藏井户茶碗 美浓五岛美术馆藏唐物文琳茶入 本能寺五岛美术馆藏古伊贺水指 破袋五岛美术馆藏青花蜜柑形水指(祥瑞)五岛美术馆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日本武士日本武士的简介与起源 何为武士?日文中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然而这一准则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源流 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的朝代衰落原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臣和武将之间的长期冲突,双方互相排斥贬低,造成了严重的内耗。而日本则似乎不存在这种情况,作为职业军人的武士也是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者。武士因此被要求学习文化,懂得欣赏艺术,在茶道、棋道等方面都要附庸风雅。 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当时据统计(1972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属合计1941286人,他们每年领取的俸禄消耗了日本==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治==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一部分高级武士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 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在笔者住所附近,一户住宅的门口立着“幕末剑士某某习武之地”的石碑,那只是一个历史的遗迹。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 武士制度的完备象征是德川幕藩制,整个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由以将军、大名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步卒)低级武士组成,而从丰臣秀吉的时代起,就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武士完全脱离了生产。不过,武士之间的生活水准是相差极大的,即便同为藩主大名,在长崎的也和在山形的截然不同。 占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虽然现代日语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适高校的学生,但在那个时代,浪人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对外武装侵略。浪人对于对外战争则充满野心,郑成功为反清复明,曾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虽然拒绝,但下面浪人纷纷请战。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视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中国各地流窜,正是明治维新改革等级制度的结果。 在《黄昏的清兵卫》中,下级武士清兵卫在吃饭时还要用饭团把汤碗擦一遍,显示出了生活的贫困。《最后的武士》导演爱德华·兹维克称他最爱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传记,西乡出身倒数第二级的下层武士,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就要去做抄写的零工。他的故乡萨摩是日本著名强藩,70万人口中武士家族占了20多万,财政一直紧张。这些底层武士的生活在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穷困潦倒的情况加剧,终于成为维新的主力军。在维新之后,一部分上层武士转化为资产阶级或==官僚,而下层武士日趋没落,还制造了一系列暴乱,连西乡也卷入其中。因此,日本在近代化进程初见成效后,立即展开了对外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的下级武士很多人没钱讨老婆,而他们的军事体制和男权传统文化又使得解决众多武士的性问题成为社会性症结。于是,宣扬儒学的幕府却绕开了一些儒家提倡的家庭伦理,特别是女性的贞操观念。直到山本五十六那一代乃至今天,武士(男人)在色情场所和艺妓(妓女)的鬼混也受到了默认,甚至是妻子的容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の相撲文化>>附带注假名日本の相撲文化相撲(すもう)相撲(すもう)は日本(にほん)の国技(こくぎ)と言(い)われているが、人間(にんげん)が四(よ)つに組(く)むとか手(て)で相手(あいて)を倒(たお)すことは人間(にんげん)の本能(ほんのう)のようなもので、古代(こだい)から世界中(せかいじゅう)の民族(みんぞく)が相撲(すもう)のような格闘技(かくとうぎ)をしてきた。日本(にほん)では神事(しんじ)や民族(みんぞく)行事(ぎょうじ)として日本(にほん)全国(ぜんこく)で行(おこな)われてきた。特(とく)に江戸(えど)時代(じだい)には勧進(かんじん)相撲(ずもう)と呼(よ)ばれた寄付(きふ)を集(あつ)めるための相撲(すもう)が盛(さか)んであった。神社(じんじゃ)仏閣(ぶっかく)の建立(こんりゅう)、修繕(しゅうぜん)、橋(はし)の掛(か)け替(か)えなどをするときにはいつも寺社(じしゃ)などが相撲(すもう)集団(しゅうだん)を招(まね)いて興行(こうぎょう)して利益(りえき)を得(え)ていた。この時代(じだい)力士(りきし)は「一年(いちねん)を十日(とおか)で過(す)ごす良(よ)い男(おとこ)」とわずか十日(とうか)働(はたら)くだけで暮(く)らしていけると歌(うた)われていた。相撲(すもう)は人気(にんき)があったので多(おお)くの相撲(すもう)取(と)りを描(えが)いた錦絵(にしきえ)が現在(げんざい)でもたくさん残(のこ)っている。また相撲(すもう)取(と)りはペリーが日本(にほん)に来(き)たときに米俵(こめだわら)を運(はこ)んでその怪力(かいりき)でアメリカ人(じん)を驚(おどろ)かせた。この時代(じだい)の最(もっと)も有名(ゆうめい)な力士(りきし)は「雷電(らいでん)」で21年間(ねんかん)でわずか10敗(ぱい)しかしていない。昭和(しょうわ)初期(しょき)に絶対的(ぜったいてき)強(つよ)さを誇(ほこ)った双葉山(ふたばやま)は69連勝(れんしょう)の記録(きろく)を樹立(じゅりつ)した。相撲(すもう)は戦後(せんご)の貧(まず)しい時代(じだい)には数少(かずすく)ない娯楽(ごらく)の一(ひと)つであった。「栃若(とちわか)時代(じだい)」を築(きず)いた栃錦(とちにしき)と若乃花(わかのはな)(幹士(かんじ))、「柏鵬(はくほう)」時代(じだい)の柏戸(かしわど)と「巨人(きょじん)大鵬(たいほう)卵焼(たまごや)き」と好(す)きな物(もの)の代表(だいひょう)にあげられてもいる大鵬(たいほう)、「ウルフ」と呼(よ)ばれ圧倒的(あっとうてき)な強(つよ)さを誇(ほこ)った千代(ちよ)の富士(ふじ)、最近(さいきん)では「若貴(わかたか)」時代(じだい)と呼(よ)ばれ相撲(すもう)人気(にんき)を若者(わかもの)にも広(ひろ)げた若乃花(わかのはな)(勝(まさる))と貴乃花(たかのはな)がいる。現在(げんざい)相撲(すもう)には「武蔵丸(むさしまる)」というアメリカ人(じん)横綱(よこづな)がいる。そのほか、モンゴル、ブラジル、韓国(かんこく)、アルゼンチン、中国(ちゅうごく)、ロシアの力士(りきし)もいる。相撲(すもう)部屋(べや)の独特(どくとく)の厳(きび)しい世界(せかい)に慣(な)れずに脱落(だつらく)する若者(わかもの)が多(おお)い中(なか)で、耐(た)え抜(ぬ)いた外国人(がいこくじん)たちが横綱目指(よこづなめざ)して頑張(がんば)っている。もはや外国人(がいこくじん)力士(りきし)を抜(ぬ)きにして相撲(すもう)はなりたたないのである。 現在(げんざい)相撲(すもう)興行(こうぎょう)は(財団(ざいだん)法人(ほうじん))日本(にほん)相撲(すもう)協会(きょうかい)が取(と)り仕切(しき)っており、年6回(ねんろっかい)の定期(ていき)興行(こうぎょう)のほかに日本(にほん)各地(かくち)や海外(かいがい)でも興行(こうぎょう)をしている。54の相撲(すもう)部屋(べや)の力士(りきし)達(たち)が一回(いっかい)の興行(こうぎょう)15日間(にちかん)の試合(しあい)で勝者(しょうしゃ)を決(き)めていく。ランクが最上(さいじょう)の横綱(よこづな)を初(はじ)め、大関(おおぜき)、関脇(せきわけ)、小結(こむすび)、前頭(まえがしら)15人(にん)がそれぞれ東西(とうざい)に分(わ)かれて闘(たたか)い数々(かずかず)の名勝負(めいしょうぶ)を残(のこ)している。基本(きほん)会話(かい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幽灵说从很久以前,日本人就一直对灵异的事物特别有兴趣,有些人相信只要将鬼怪的造形具体地描绘出来,就可以限制其行动,不再到世间作乱,距今三百年前的江户时代,当时的画师流行以这些妖魔鬼怪为主题从事创作的活动,因此有所谓的妖怪画或幽灵画的作品出现,忠实反映庶民生活的情形以及当时的人们面对恐惧与未知事物的心态。 在日本的幽灵画中,大部份幽灵都没有脚。江户时代中期,以圆山应举的无脚幽灵评价最高。此后对于幽灵没有脚的说法,已成为定论。所以,一般人的印象中的幽灵,都是自由地飘来飘去,如入无人之境。幽灵拥有各种的灵力,运用此力量便可杀害其仇人,达到复仇目的。使用灵力的时候,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 随时随地可以出现 二、 不受任何武器威胁 三、 具有透视的能力 四、 能用金色的绳子把敌人绑住 五、 即使狭窄的地方也能轻易通过 在日本社会,人们不敢随便说已故之人的坏话,除了单纯抱持着敬畏心态之外,这样的想法大概源自于日本固有「怨灵恐惧」的传统。(注五)日本有许多庙宇,是专门为恨死的人修建的,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如果不很好地安慰恨死者的怨灵,他们的灵魂就会给予活人的社会种种报复。 日本历史上着名的怨灵应首推早良亲王。早良亲王是日本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781——806在位)的亲弟弟,曾被立为皇太子,但因卷入长冈京造宫长官藤原种继被暗杀事件,皇太子之位被废黜。早良亲王坚持主张自己无罪,并绝食而死。早良亲王死后,桓武天皇将自己的儿子安殿亲王立为太子,但这以后桓武天皇家灾难不断,皇太后和皇后相继去世,安殿太子也病入膏肓。桓武天皇筮卜问占,占者说是早良亲王的怨灵作祟,于是桓武天皇为早良亲王修庙建寺,并追封为崇道天皇。 此外,日本历史上着名的怨灵,还有菅原道真和崇德上皇。菅原道真是平安前期的学者,政治家,官至右大臣,901年遭谗言左迁太宰府,两年后郁闷身亡。传说死后怨灵大显神通,使朝野上下不得安宁,后来人们为他建了北野天满宫,以慰在天之灵。现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天满宫,他被作为学问之神为日本人供奉。 崇德上皇本是日本第75代天皇,5岁登基,23岁时为名义上的父亲鸟羽上皇迫退位(其实他是祖父白河上皇和鸟羽上皇的妻子待贤门院所生)。后来他联合左大臣藤原赖长和源为朝等发动了政变,即日本历史上着名的「保元之乱」,失败后被流放到赞歧,在流放地他抄写了五部大乘佛经,要求送入京都纳于寺中,但遭朝廷拒绝。崇德上皇为此大怒,咬破手指写下誓文,要成为日本国的大魔缘,要「取皇为民,取民为皇」。人们相信他的诅咒真的应验了,崇德上皇死后,平家凌驾皇室之上篡政,之后就开始了近七百年的视皇室为玩偶的武家傀儡政治。 崇德上皇的怨灵被称为「日本第一大魔王」为人敬畏而恐惧,明治天皇在即位前特意派敕使去赞歧的崇德上皇的白峰御陵宣旨,将崇德上皇之灵接到京都的白峰神宫里供奉。这种在日本历史源远流长的「怨灵恐惧」,使得大多数日本人对已故之人的坏话噤开其口,这种意识渗透在日本文化的所有层次中,甚至渗透到掌握现代社会秩序的法律之中。 好比说报纸曾经报导过,某对夫妇,透过房屋仲介公司的介绍,在某地租了房子,住进去后没多久,太太就经常受到幽灵的骚扰,究其因果,原来有一位棋士在这间房子里自杀,而房屋仲介公司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于是,这对夫妇要把房屋仲介公司告上法庭,不知在法律上能否行得通。被请来准备要打这场官司的律师口气坚决地向这对夫妇说:「行不通。因为死是有尊严的,无论什么样的死都是有尊严的。」甚至,讨债公司也不喜欢向已故的死者家属讨债,原因是担心骚扰了死者的清静,恐怕会招致不祥的噩运。 即便是死者,我们在世的人,还是要敬他三分,由此可见,在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中,死并不只是中国人所讲的「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对日本人来说,死是一种全方位的肯定,它赋予死者完全肯定的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西京扇堂・京扇图片赏制作工序:舞扇:《阴阳师》里面,万斋拿的就是这种扇子。仕舞扇:也称作能扇,演出能剧和狂言时用的扇子。茶扇:如其名,喝茶时用的。有织扇:平安时代宫中人用的扇子,平均100000円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