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custzhang
收起左侧

[登山] 24号日归纵走总结,感谢,道歉,经验贴。太长(汗)还没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11: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いく前に予想できる、何年前、同じな場所、同じなコース、同じなこと、僕も夜帰し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迷 发表于 2011-9-28 11:00
いく前に予想できる、何年前、同じな場所、同じなコース、同じなこと、僕も夜帰し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

呵呵,我还要再走一次这个コース
来个复仇之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custzhang 发表于 2011-9-28 12:17
呵呵,我还要再走一次这个コース
来个复仇之战

猫J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2: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瓜真好吃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2: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ew898 发表于 2011-9-28 12:52
黄瓜真好吃阿

大哥你得出本书
我和黄瓜那不得不说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13: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custzhang 发表于 2011-9-28 12:17
呵呵,我还要再走一次这个コース
来个复仇之战

我也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0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离你太远啊,我怕再迷路

照片的连接用QQ传给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qiliu1234 发表于 2011-9-29 00:18
不敢离你太远啊,我怕再迷路

照片的连接用QQ传给你了


照片收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iasan.com/think-safe.htm

登山安全除了從這樣的文章當中獲得概念之外,藉由適當的訓練課程,例如登山安全訓練、野外急救訓練與繩索操作訓練課程的實際訓練,獲得實際的經驗學習是不可取代的。

所有的戶外活動都有其潛在的危險,登山活動也不例外,但是絕大部分的登山意外事件,都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大部分的山難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以下各篇即針對可能的山難原因提出對策與建議。

心態篇

登山安全與心態至關重大,太過自信與準備不足常常是意外事件非常重要的誘發因子。北美地區的意外報告數據指出,具有3~10年經驗的攀登者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族群,究其原因就是心態問題。因為初學者一般都會比較謹慎地準備整個攀登活動,作決策時通常也比較保守,但是當攀登者有了3~10年經驗時,比較容易會依恃經驗與技術,而降低了警覺心,而且這樣的經驗又不足以看出發生事故的可能風險與原因,就會容易出狀況,在具備超過10年經驗時,攀登者比較能夠看出問題並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意外發生的機會也就隨之減少。

不論何時何地,充分地在知識、技術與資料上準備充足,在大自然當中心存謙卑地累積經驗是最佳的安全之道。

運動傷害預防篇

登山健行最容易發生的運動傷害是  骨軟化症,也就是許多登山者抱怨膝蓋痛的病因,  骨軟化症的致病原因是  骨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連接膝蓋的大小腿肌肉強度不足,導致  骨的受力增加而疼痛,  骨在上坡時承受了身體重量2.5倍的力量,蹲下或是下坡時更承受了身體重量8倍的力量。而且任何型式的運動傷害,受傷的部位都無法完全回復原有的強度,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

預防的方法有以下的幾種:

1.      加強大小腿肌肉的強度:

這是最根本的預防方法,也就是經由適當的訓練將肌肉的強度提升,以吸收大部分的重量,減少  骨所承受的力量,持之以恆並逐漸增加強度的體能訓練是最有效且不容易受傷的訓練方式。

2.      減輕背包重量與體重:

另一個預防方法就是減輕自己的體重或是減輕背包的重量,二種方式都同樣有效果,而減輕背包的重量是比較容易達成的方法,也就是現在很熱門的裝備輕量化。這樣減少的重量也就減輕了  骨的負擔,達到預防的目的。

3.      使用登山杖:

使用登山杖是快速又有效的方法,把原來由  骨所承受的力量交由手臂來承擔,達到同樣的預防效果。正確使用登山杖可以在下坡時有效減少30﹪的承受重量。

4.      依照自己的能力挑選登山路線:

循序漸進地從郊山開始,接著短天數大眾路線循序地讓肌肉漸漸適應逐漸增加的負荷,在接著可以挑選長天數的路線,重要的是要有評估自己肌肉強度挑選適合自己路線的能力,如果挑選超過自己能力太多的路線,結果不是造成感覺得到的運動傷害就是造成不自知的運動傷害,只有得不償失。

計畫篇

詳細的登山計畫是登山安全的第一步,代表了攀登者對於這座山的準備非常充分。登山計畫書的內容一般而言包含有:1.行程;2.營地;3.水源;4.狀況處理對策;5.攜帶的裝備;6.緊急聯絡人;7.相關單位的連絡方式;8.無線電頻道等等。如果能夠留下9.鞋印及尺寸以及10.所攜帶的食物包裝之數位資料,則在萬一發生失蹤狀況時,有較高的機會能被救難隊員所發現。

熟讀其他隊伍的攀登資料是計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從這些資料的閱讀當中,通常就可以知道其他隊伍發生了什麼狀況,以及這座山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甚至小到叉路的選擇都可能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作用。選擇一篇最詳盡的攀登資料帶上山也是不錯的選擇。

裝備篇

登山裝備當中最常見會危及登山者生命的問題是衣物的材料上,尤其是棉質T恤、襯衫與牛仔褲的穿著,這類棉質衣物最大的問題在於只要吸濕達到8﹪以上就完全失去保暖的能力,身體一旦潮濕就需要比原本乾燥時多消耗25倍的熱能,又因為棉質布料的關係衣服很難被體溫蒸乾,身體就一直處在25倍的熱能消耗當中,而山區的溫度又比平地低,所以失溫就容易發生在穿著棉質衣物的登山者身上。所以西方登山界有一種說法:「棉質的衣物是死人在穿的」,一語點破棉質衣物在山區的缺點與不適當。

那麼什麼樣材質的衣物適合在山上穿呢?只要是化學纖維的衣服就適合,當然其中還有些優劣之分,但是都不至於會有太大的差別。

台灣的山區多雨,有時午後雷陣雨可能連躲都躲不掉,就算穿著排汗效果最好的衣物與防水透氣效果最好的風雨衣都一樣難逃全身濕的下場,在抵達營地之前可以用緊急避難帳來降低熱量的散失,一旦抵達營地就馬上換上備用的排汗長內衣、排汗長內褲與乾的毛襪,避免熱量的進一步散失。備用衣物也同時是急救失溫傷患的第一步驟。

高山症篇

身體對於高山低氧環境的反應有時會比較劇烈,這其中與海拔高度、遺傳基因、性別、年齡、水分補充、酒精以及睡眠都有關係,與體能狀況的關係幾乎沒有。以台灣的海拔高度而言,急性高山症(AMS)、高山腦水腫(HACE)以及高山肺水腫(HAPE)都有可能會發生,這其中又以高山肺水腫更值得注意,因為肺水腫可以不經由急性高山症的階段而獨立發生,而且早期症狀很容易被忽略或是誤判,然而高山肺水腫是一種可以快速令人致死的高山症。肺水腫的最早期症狀為極容易疲勞,可能與之前的體能狀況相差許多,接下來會有呼吸短促以及乾咳的現象,並且在休息時其他人都已經回復正常呼吸時還無法回復正常呼吸,呼吸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分鐘30次,再接下來病患可能無法平躺,只有坐起身才比較舒服,這時如果還無法作高度下降,病患的狀況就可能會迅速惡化危急生命。

要判斷是否為肺水腫可以用大網原則,也就是當無法排除肺水腫的可能之前,就當作有肺水腫來處理直到證明不是為止。肺水腫常常容易與感冒混淆,而且在台灣已經有幾個死亡案例,都是因為警覺心以及知識的不足才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最常見的則是急性高山症,患者會有頭痛、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甚至有時會有嘔吐的現象,急性高山症只是身體在適應高度的急性反應,吃止痛藥並適當地休息就會好轉。

持續的嘔吐以及嚴重的頭痛是高山腦水腫的早期症狀,也就是急性高山症的嚴重症狀延續,如果再嚴重一點就會產生運動失調(無法走一直線),這是高山腦水腫的典型症狀。

高山肺水腫與高山腦水腫都是會危及生命的急症,而且都只有高度下降、下降、再下降才是上策。隨時保持警覺,以大網原則持續監控患者的狀況,必要時不遲疑地下降高度是最佳對策。

墬崖篇

墬崖是台灣地區山難事件原因中的第一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缺乏適當的裝備與技術、踩空、岩壁濕滑或是地基塌陷。

這些墬崖事件大多發生在下午甚至是摸黑的時候,下午通常是登山者體能開始走下坡,注意力也比較不能集中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生意外事故。要避免墬崖事件,最基本的就是具備通過危險地形的裝備與技術,選擇在通過斷崖地形前先大休息並補充食物與飲水是非常建議的做法,另外也可以在行程的安排上作調整,以早上體力比較充沛的時間通過也可以減低墬崖的發生機會。

迷路篇

迷路佔所有山難事件的第二位,在台灣森林的植被是非常茂密的,同一個地方當回頭走的時候很有可能就認不出來,而且大型哺乳類動物如水鹿、山羊和山羌所走的獸徑很可能也會被誤認為是步道,再加上如果氣候不佳起霧、下雨或是體能降低注意力無法完全集中時,就容易發生迷路。

有一個最簡單最有效避免迷路的方法,就是所有的隊員都走在一起,這樣所犧牲的是隊員自我享受自己的自由,換取的是不迷路的好處。而就算所有人一起走錯路,安全離開山區的機會也比一個人迷路的機會高很多。

但是萬一真的迷路時該怎麼辦?以下所介紹的是美國的山區救難隊在美國教導學童和成人的方法,稱為STOP(停下來)&「Hug a tree(擁抱一棵樹)」,許多迷路的小朋友都在大樹下被救難隊員尋獲。因為不移動的失蹤者比較容易被找到。以下介紹的就是迷路時的四步驟:停(Stop)、想(Think)、觀察(Observation)與計畫(Plan),各取其第一個字母剛好是STOP。最重要的是要在大樹邊Hug a tree(擁抱一棵樹)。

一旦確定自己已經迷路時,一定要停下來(Stop),最好是在一顆大樹的旁邊,大樹可以給人安定、安全且有依靠的感覺,甚至還可以把大樹當作朋友或是家人一般地和她說話。先深呼吸三口氣讓自己先稍微穩定下來,想想看(Think)剛剛發生了什麼錯誤才導致現在的狀況,通常這時離迷路的叉路口不會太遠,還很有機會找回正路,如果這樣還是沒辦法找回原路,就真的要找一顆大樹在她旁邊停下來,接著觀察(Observation)週遭的環境是否安全,是否這顆大樹太獨立有遭雷擊的可能,或是附近倒木很多有被擊中的可能,或是位於落石區有被落石擊中的危險等等,如果客觀環境是安全的,可以開始就身上所有的裝備、食物和水等等資源擬定計畫(Plan),通常身邊的水量都可以至少延續7天以上的生命直到被救難隊員找到為止。

除了水之外,保暖是另外一個關鍵因素,而最輕且容易攜帶又能夠達到遮風避雨與保暖效果的裝備,就是一個可以容納得下自己身體的大塑膠袋,只要在其中一邊接近頂端的地方開個頭可以露出來的洞就可以了。

在計畫篇當中所提到的第9項:鞋印及尺寸與第10項:所攜帶的食物包裝之數位資料在發生失蹤事件時對於救難隊而言,會是非常有幫助的訊息。失蹤者可以將食物的包裝袋與包裝紙散佈在四週,等於是將自己的範圍變大,將可以提高被找到的機會。

溪谷篇

在溪谷所發生的意外常常是致命的,面對溪谷要格外謹慎。

要橫渡溪谷時只要心中稍稍覺得不妥當,就不要貿然渡溪,因為你的直覺通常是對的。尤其是當大雨過後或是大雨正在下的時候,因為高山的溪谷寬度通常都比較窄,溪谷很容易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暴漲,有時溯溪隊伍會發現溪谷中間有倒木橫在離溪床5~10公尺高的地方,那就是豪雨來襲時溪水曾經到達的高度。而渡溪通常要消耗許多時間,很有可能在渡溪的過程中溪水的流量流速超出可以掌握的範圍,而導致無可挽回的意外發生。

在颱風剛過完之後,溪水通常都會超過人們安全渡溪的範圍,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待2~3天直到溪水退去為止,除非這件事超過你的生命價值。勉強渡溪的代價通常都是不值得的。

毒蜂篇

虎頭蜂有一定範圍的警戒區域,因此當有人接近其蜂巢一定範圍內時,必會被二、三隻巡邏蜂所圍繞,此時若能停止活動退出警戒區向四周搜尋,如樹枝上、草叢中或是岩崖下等可能築巢的地方,一旦找出蜂巢的地點,就可以迂迴而過;若不理會巡邏蜂的警示,繼續步入其範圍就容易遭受攻擊。

還有一種情形是在走路時因拉動樹枝或是直接踩在築巢在地上的蜂巢而遭受攻擊,因此山區活動時要特別注意虎頭蜂的活動,尤其是最常發生攻擊事件的秋季,所以秋天上山時要特別留意虎頭蜂的活動。

    當被虎頭蜂攻擊時,不可讓隊員各自奔逃,必須聽領隊的命令千萬別心慌,由領隊找一節樹枝(若無樹枝,可用衣服、登山杖、石塊等代之),先將樹枝在空中旋轉一、二秒,再順勢將樹枝等物拋入山谷中,其他人則趴在原地不動;若非崖谷之地,則可順風向,向下風處拋擲,如此可將蜂群引開。因為虎頭蜂在追尋敵人時先是追著氣流,等到虎頭蜂蜂被引開後,全體隊員可先以緩慢速度離開。

被蜂蟄的傷口,用尿液直接塗抹在傷口上效果最好。

通訊篇

通訊器材是上山時的必要裝備,尤其在緊急狀況發生需要對外連絡時越能顯現出價值,因為能否對外聯絡有時甚至會是生死之別。在需要對外求援的情況下,有沒有通訊器材對於時效性上會有相當大差別,例如像高山肺水腫這樣的急症,如果需要直昇機的救援,但卻礙於通訊器材的限制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對外聯繫,其結果可能會是生死之別。

常見的通訊裝備有短距離手機(Walkie-Talkie)、行動電話、無線電手機以及衛星電話等。其中以無線電手機最為普遍也最適合山區使用,而行動電話在有些地方可以收得到訊號,可以當成備用的通訊器材,而衛星電話其實是最沒有通訊死角的工具,只是價格實在太高了,目前比較不普遍。

預防篇

要能預防大部分人為因素的山難事件其實並不困難,只要能夠做到以下所列非常基本的事情。

一、                多喝水:

水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最重要的物質,在山區活動時更是如此。山難事件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是墬崖、迷路、高山症等等,但是水分的補充不足卻往往是意外事件的共同原因,因為只要身體缺水達體重的1﹪時就會影響到熱能調節的機能,程度加深時就會影響到運動生理的表現,當脫水達到體重4﹪時生理表現會下降20~30﹪。脫水現象會伴隨產生暴躁、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進而影響到判斷能力,對登山者的傷害是在無形之間造成的。

在山上沒事就多喝水,口渴是水分補充不足的警訊,接著就應該補充多量的水份,補充水分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這樣身體才能完全吸收。喝水的原則就是要達到不口渴與尿液顏色淡黃色甚至無色為原則,這樣就代表生理表現正常,與山難事件的距離也就更遠離了一些。

二、                不要勉強(判斷力):

山難事件大多是由幾個小原因累積而成的,舉例而言在大雨之中趕路,不休息地走了三個小時,在通過一個小坍方時發生了墬崖意外。墬崖的真正原因可能伴隨了輕微失溫、低血糖以及趕著到營地這樣多重原因所導致的。當發現了其中一個可能導致山難的原因就應該做出回應,例如停下來煮熱開水、補充食物,這樣就可以消除或至少大幅減低失溫與低血糖的情況,在通過坍方時在身體機能比較正常的狀況下,安全通過的機會就會提高。

許多意外都是撐出來的,下雨就該穿雨衣、一感覺冷就該加衣服、該停下來就不要繼續趕路、持續咳嗽就該當作肺水腫監控直到證明不是為止,不要勉強自己繼續撐,山區的交通與醫療都不方便,讓自己過於接近山難是不智之舉。

效率登山篇

爬山是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運動,如果能在一些細節上減少能量的損耗,就能夠讓登山變得輕鬆一些,也就能夠讓登山者走得輕鬆,也能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以下就是一些輕鬆登山的方法:

一  裝備輕量化

裝備輕量化的這股風潮二、三年前在美國的健行圈中成形,往外吹到世界各地,這當中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隨著這股風潮而生的是越來越多輕量化思考與越來越多的輕量裝備登山者的出現。

輕量是對的(Light is right)幾乎已經成為輕量登山者在談裝備輕量化時的口號了,但這其中的意涵並不只包含輕量,也包含少量(樣),也就是說有些裝備是不必要帶上山的,例如拖鞋、擋風板、雨傘、背包套、地布、求生盒與山刀等等裝備(以上所列的裝備僅僅是作者的個人見解,不一定是你的選擇。不同的登山背景與登山經驗會對裝備的選擇有不同的見解),背包裡少了幾樣裝備,重量當然就會減輕一些。

這裡要提醒讀者的是,在購買更輕量裝備或是不帶某樣裝備上山之前,要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例如:如果要買非常輕量化的睡袋,就要有帶泡棉睡墊或是露宿袋上山,再不然就是穿著保暖衣物一起睡覺的心理準備。如果你還不確定輕量化的代價,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先列出你的裝備清單與各樣裝備的重量,一開始只先減掉有把握的部分,隨著經驗的累積,從中斟酌哪些裝備是可以不帶上山的,或是有更輕量的替代裝備,再循序做進一步的裝備輕量化。

背過大背包的人都能體會,背負20公斤和背負15公斤的大背包,在登山步道上的行進速度與身體的舒適程度會有很大的差別。裝備的輕量化不僅減輕了身體的負擔,也減少運動傷害如膝蓋受傷、腳踝受傷的產生,使你更能享受登山健行的好處,這樣的思考尤其適合兒童、女性、負重能力較差與年紀較大的登山健行者。

以下所列舉的都是比較重,而且必要的裝備,以自身的經驗提供一些輕量化的做法:

一、               大背包:

一個容量60升以上的背包,重量一般都在2.7~3.3公斤之間,而我的70升背包原始重量就只有2.1公斤,在我將頂袋拆掉(以網袋取代)、剪掉過長與不必要的帶子之後,背包的空重只剩1.6公斤。這樣,從背包的選擇到修剪背包,省下1.1~1.7公斤也非難事。

修剪背包對許多人而言是很難以想像的,因為消費者大多認為廠商所設計的背包已經是最好的了,也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其實你仔細想想,你一定會發現有許多帶子的後半段是你所從來沒用過,這些對你來講就是背包的多餘重量,如果將這些帶子都剪掉,你可能會驚訝於這些不起眼的帶子所佔的重量。(如圖3)

    背包的輕量化其實是裝備輕量化的具體縮影,許多輕量化很有心得的人,已經可以做到用50升的背包,登7~10天的山了。

二、               睡袋:

    如果買的是四季用的睡袋,一般的重量都在1.5公斤左右,輕量登山者則會選擇一顆非常輕的三季用睡袋,重量約在500~800公克之間,減輕了700公克到1公斤的重量。但是要提醒想要這樣做的你,要有穿上保暖衣物睡覺的心理準備。

三、               睡墊:

    這是個常常被看輕了的裝備,其實睡墊的重要性並不亞於睡袋,溫度越低的情況越是如此,我現在用的是220公克的泡棉睡墊,與二人份的錫箔睡墊相差無幾,但在保暖的表現卻有相當大的差別,連雪地都夠用,在三季(除冬季外)時就可以在睡袋上減輕重量,而充氣睡墊一般都在650公克以上。

    輕量登山者中,常見的另一種做法是將睡墊裁成3/4身長以減輕重量,睡覺時把背包墊在腳下,當作睡墊使用。

四、               登山鞋:

    登山鞋在重量上的差別主要在於形式的不同,大致有半統、高統與全皮等形式,登山者要依據背負的重量作為選擇登山鞋型式的主要考量。台灣的地形比國外的健行路現陡峭一些,建議穿一雙保護性較佳又不會太重的高統登山鞋。

五、               衣服:

    衣服包含排汗層、保暖層、防風雨層。排汗衣的重量差別一般都不大,但是保暖層的防風性卻常常被忽略,保暖層的防風性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我所穿著的保暖層是Primaloft與DriClime這兩種輕而防風,又兼具保暖功能的材質所做的衣服。防風雨層我的選擇是PacLite或是PreCip這兩種材料作成的輕量風雨衣。

六、               褲子:

    市面上的同種快乾褲在重量上都差不了多少,但是要注意厚薄之分,輕量化的登山者會選擇重量較輕的薄快乾褲。但如果是到3000公尺以上地區活動時,我則會建議一條防風又保暖快乾Scholler布料的褲子,這樣可以減輕上半身的保暖負擔。

在上述輕量化思考的裝備選擇與修改過後,登山時所背負的重量比輕量化之前減少3公斤以上是輕而易舉的。

裝備輕量化其實只是一個觀念,每個人依照自己對裝備的見解發展出一套裝備選擇的學問,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跨出這第一步,建構自己的一套輕量化裝備。值得慶幸的是,登山裝備的輕量化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裝備廠商也都嗅到這股風潮的商機,相關產品已經陸續進入市場當中,這儼然已經成為今日登山世界的最新潮流。

二  登山杖的使用

目前,登山杖已經逐漸被登山者所接受,使用的人數也有大幅度增加,然而使用方法的適當與否,對於實質效果的影響卻是非常之大。希望讀者能從文章中發現一些可用之處,能夠更輕鬆愉快地享受山林。

使用登山杖最大的好處是,將原本由雙腳所承受的所有重量,分攤一些給手臂來承擔,這樣不但能增加了爬坡的能力,也同時減輕了膝蓋的負擔,提升了身體的整體耐力,能夠在相同時間裡行走更遠的距離。登山杖使用在通過碎石坡,或是橫渡溪谷時,能夠提供身體更高的穩定性。根據計算,如果有效使用登山杖,則每一個步伐在手臂用力後可以減少7~11公斤的壓力,每公里可以減輕腳、腿部及背部的壓力達8,877公斤之多。

   但是登山杖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最明顯的是沒辦法空出雙手作其他事情,例如地圖定位,而且當你在密箭竹林裡或是矮灌叢中行走時,也會影響你的行動。另一個事實是,登山杖的使用會增加身體的總能量支出,所以,如果行進時接近你的心肺功能極限時,登山杖對你而言是阻力而非助力;如果行進時是腳沒力或是膝蓋不舒服,登山杖就會是一大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不適當地使用登山杖就無法達到高效率的使用,這樣就無法達到輕鬆登山的目的。但儘管登山杖有這些缺點,但整體而言仍然是非常有幫助的工具,如果妥當使用,能在下坡時減少膝蓋22﹪的衝擊力,也減少腿部肌肉21﹪的負擔。

以下提供的是使用雙登山杖的適當方式,但並非唯一的方式:

1.          平路與緩上坡:

其方法與走路時相仿,手和腳作節奏性擺盪,左手登山杖與右腳同時著地,右手登山杖與左腳同時著地,登山杖的著地點要在腳後方,其遠近與坡度有關,坡度越陡著地點與腳越近,要注意的一點是手臂要打直(用整隻手臂的力量),用手部擺動的自然節奏將手往後擺動,將身體往前送。

2.          陡上坡:

        手腳的配合與緩上坡相同,與緩上坡不同的是,陡坡時手臂要先彎曲置入登山杖,接著在身體稍微前傾的同時,手向下向後用力,在身體往上移動之後手會自然打直,在手臂打直之後再順勢推一段,順勢推的這一段會最輕鬆也最有力,因為手打直之後用的是骨骼的力量(與休息步法原理相同)。

3.          高落差上坡:

        遇高落差時,雙手的登山杖一起著地,身體稍微往前傾的同時,雙手一起向下向後出力直到站好為止。

4.          緩下坡與陡下坡:

        手腳的配合與緩上坡相同,也是左手配合右腳,右手配合左腳,不同的是登山杖的著力點變成在腳的前方,坡度越陡則越靠近腳。手臂的動作則和上坡時相反,要從打直的狀態慢慢彎曲以吸收下坡的衝擊力。

5.          高落差下坡:

        高落差下坡時,雙登山杖同時著地,手臂也同時打直,在身體漸漸受力之後,手慢慢彎曲以分攤重量。

6.          腳受傷時:

        如果有腳踝扭傷,或是抽筋等問題造成行動不便時,就要將登山杖放置在受傷那隻腳的旁邊來代替腳出力。

以上的所提供的方法並不是絕對的,更不是唯一的,如果你有自己習慣的方法,只要是能有效率使用登山杖的,都是可行的。

在長度上,上坡與下坡在理想上應該有所不同,但是山上的地形常常是時而上坡時而下坡,每次上下坡轉換時就得調整一次長度,所以如果在上下坡轉換頻繁的路段,建議使用一個固定的長度。先將手臂自然下垂,接著舉起下臂到與上臂成直角(90度)之後,再加上10公分,作為固定高度。如果是持續上坡或是持續下坡當然就可以調整到更適當的長度,我喜歡在上坡時調到身高減掉50公分,下坡調到身高減掉30公分的長度。

再強調一次,登山杖的長短與使用方法並不止一種,實際使用登山杖之後,依據你個人的經驗作長度調整,用法的細微調整是必要的。此外,依照行進途中的坡度變化調整與連接不同行進技巧,也需要非常多的實際經驗與練習。

登山杖的拿法是將手由下往上穿過腕帶之後再輕鬆放下,使腕帶自然服貼手掌,這樣手與婉帶有最多的接觸面積,能夠平均分攤力量。手在放上腕帶之後,順勢將手形成U字型或是O字型,手指僅輕輕靠在握把上不出力,只負責控制登山杖的方向。

每次使用完登山杖之後,要將每一節拆開保存,讓它自然乾燥,一般而言就不需要其他保養了。如果你發現你的登山杖不容易鎖緊,可以在卡榫的地方噴上微量的WD40,但不能噴太多,噴太多會讓卡榫沒辦法鎖緊。如果是登山杖伸縮不順,則可以用細砂紙將表面的金屬蝕屑磨掉。

三  走路技巧

一、                休息步:

這大概是效果最直接,也最容易學的一個技巧了。技巧在於,在跨出下一步之前,記得把現在支撐重量的那隻腳打直,腳打直的目的在於,將身體的重量交給整只腳的腳骨,讓你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一,甚至只有百分之一秒的休息,這樣的時間看來微不足道,卻是你的肌肉能夠持續向上的寶貴時間。記得:在踏出每一步之前,確定你已經把腳打直。

二、                調整呼吸(節奏):

呼吸也是走路技巧?是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當你走得輕鬆、愉快時,這是一個無用的技巧,但是當坡度變抖,覺得有點喘不過氣的時候,這個技巧卻肯定會幫你找回節奏,讓你走得輕鬆一些。呼吸時通常是二步一呼吸,也就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如果這樣還是喘不過氣時,可以試著一步一呼吸,甚至是一步二呼吸。這個方法的最大價值在於呼吸的節奏配合上腳步的節奏,一旦找出自己的節奏,會越走越順暢、越走越舒服,也越輕鬆。

三、                全腳掌著地:

相較於用腳尖,或者用半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不但有更高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前者使用小腿肌肉支撐重量,全腳掌的行進使用更多的大肌肉來支撐重量,也相對地不容易疲勞,能作較長時間的運動而不需要休息。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登山鞋的鞋底要做得比較硬的原因,不僅利於用全腳掌的行進,也減少腳踝所承受的衝擊。

四、                鴨子步:

這是雪地步法的第一課,將腳掌微張,隨著坡度的增加,將腳掌更張開一些,這樣走路,想像起來似乎覺德滑稽,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十分簡單,卻有著神奇效果的方法,不但在上坡時,能縮短腳打直的時間,而且,膝蓋所承受壓力也會減輕一些,重要的是在下坡時,你一定更能切身地感受到,膝蓋的受力明顯減少許多,因為壓力已經被腳骨和腿部的肌肉吸收掉大半了。如果你在下山時,覺得膝蓋隱隱作痛,這會是一個很受用的技巧,這個技巧只有膝蓋會痛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它的好處。

五、                小步走:

這也算是技巧嗎?是的,而且這常常是登山時會不會累垮的關鍵因素,也常常是生手與老手的區別所在,除非不得已,你是不會看到登山老手把腳抬到高於膝蓋,或是跨大步走上坡路。腳若抬高或是跨遠,會把大部分的力量加在大腿肌肉上,並且延長肌肉處於運動狀態的時間,這是很累人的,而這個技巧,旨在縮短肌肉在每一步的運動時間,使肌肉的休息更加頻繁,達到更充分休息的目的。

六、                善用登山杖:

接下來的三個技巧,並不能講是走路技巧,但肯定能讓你走得更輕鬆些。登山杖的使用,其實是將腳的部分運動量由手,以及上半身來負擔,這會減輕一些下半身肌肉的負擔,讓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東西的走路姿勢,也會比不用登山杖時走得輕鬆一些,在下坡路段時,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登山杖對於下坡衝擊力的吸收效果,以及對膝蓋的保護程度。

有些登山者覺得登山杖用來不順手而放棄,其實,只要經過練習,慢慢就會上手,一旦能體會手腳並用所帶來的舒適之後,許多人都從此離不開登山杖。

七、                背輕一些:

當你行進時,是背負15公斤時走得輕鬆,還是背負20公斤時走得輕鬆,答案應當是很明顯的。或許會有人認為,背得重是一件很英雄的事,或是背得輕有些丟臉。這是觀念問題,背得輕並不代表背不了重,而是把將節省下來的體力用來應付突發狀況。Light is right.(輕是對的)在歐美已是一個廣為登山者所接受的觀念。重要的是,背15公斤的健行者並不比背20公斤的健行者少帶了什麼東西,而是他的裝備每一樣都比較輕,所節省下來的重量就會反應在總重量上,也會反映在行進的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熱量)與緊急應變的能力上。

八、                暖身操:

這是常常被山友們忽略的一環,也有人認為並不需要作暖身操。我的建議是,這是個非常必要動作,因為肌肉經過了一夜的休息,而出發前的暖身操正好能換回肌肉的記憶,肌肉才會知道要開始一天的工作,也才能作最有效率的使用,這樣不僅走起路來比較輕鬆,肌肉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回文章目錄   回總目錄

 


 

 

 
  風寒效應與水寒效應

 

何謂風寒效應

當風速增加時,會將熱量拉出體外,導致皮膚溫渡下降,最終導致體內的溫渡的下降。風速越高,體溫的下降就越快。也就是說,風讓你 覺得 冷很多。好消息是,風寒效應只發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膚上,所以只要透過適當的保暖穿著要領,就能將風寒效應降到最低。

何謂風寒溫度

風寒溫度是人與動物在室外時,覺得有多冷的溫度。這個溫度是以暴露皮膚,因為風與寒冷而導致體熱散失的速率。風寒溫度是描述風寒因素的單位,也就是你皮膚的感知溫度。風寒溫度是綜合了風的降溫效應與溫度的測量單位。

新的風寒溫度對照表

舊的風寒溫度是以南極探險家Siple 與Passel兩人在1945年的研究為基礎所訂出來的,當年是以水在容器內的結凍速度來訂立的,水的結凍速度顯然比肉體快。新的風寒溫度公式與對照表則是以真人實驗所的出來的數據,由美國與加拿大在2000年組成聯合研究團隊,2001夏天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以6男6女為實驗對象作出研究成果,並且提出新的對照表。新的實驗數據比舊的風寒溫度高了許多,在高風速下溫度可以多出攝氏11度之多。也就是說,風寒效應實際上比我們之前所認為的還要緩和一些。

新的風寒溫度對照表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就是在特定的溫度與風速之下,風寒效應在多久之後可能會造成凍傷的發生,提醒注意凍傷的可能性。

水寒效應

當身體潮濕時,身體所散失體熱的速度是身體乾燥時的25倍。這在酷熱的夏天是最有效率的降低體溫的方式,但是在山區的低溫環境下,卻是造成失溫情況的最大助力。保持身體的乾燥永遠都是從事戶外活動時穿著的最高指導原則,也永遠是登山衣物所最獨特於其他種類衣物的特色。

如何保持身體溫暖而乾爽

1.      穿排汗內衣,以保持身體的乾燥

2.      裝備輕量化,減少流汗的情況

3.      以不流汗的速度行進,既輕鬆又兼顧保暖

4.      走路時少穿一件衣服,剛起步時會有點冷,但身體暖了之後就可以避免身體過熱的情況

5.      戴一頂防風的遮陽帽或是保暖帽,減少頭部的熱量散失

6.      一休息就馬上穿起風衣,減少中心軀幹的體熱散失

7.      每20~30分鐘補充一次食物與水

 



風力等級表

風力

等級
地面物徵象
相當風速
(米/秒)

範圍
中數*

0
靜煙直上
0.0~0.2
0

1
煙能表示風向,樹葉略有搖動
0.3~1.5
1

2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旗子開始飄動
1.6~3.3
2

3
樹葉及小枝搖動不息,旗子展開
3.4~5.4
4

4
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樹枝搖動
5.5~7.9
7

5
樹葉及小枝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
8.0~10.7
9

6
大樹枝搖動,撐傘困難
10.8~13.8
12

7
全樹搖動,大樹枝彎下來,迎風步行感覺不便
13.9~17.1
16

8
折毀小樹枝,人迎風前行感覺阻力很大
17.2~20.7
19

9
房瓦被掀起,大樹枝可折斷
20.8~24.4
23

10
樹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築物遭破壞
24.5~28.4
26

11
大樹可被吹例,一般建築物遭嚴重破壞
28.5~32.6
31

12
陸上少見,其摧毀力極大
>32.6
>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