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hzsuper
收起左侧

为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回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20: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我所真正需要的知识,关于如何生活,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我都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智慧并非来自巍巍的学术殿堂,而是来自幼儿园里的沙坑中。我学会了:与人分享一切;公平游戏;不打人;物归原处;保持整洁;不拿别人的东西;伤害了别人,要赔礼道歉;饭前洗手;便后冲洗;加热的饼干和冰牛奶有益健康;保持生活的平衡——每天花时间学习、思考、绘画、唱歌、跳舞、玩耍和劳动;每天下午小睡一会儿;出门在外注意交通,与人携手,团结一致;留意奇特现象。还记得花盆里的小种子吗?根茎向下,枝叶朝上,谁都不清楚原因何在,但是我们却都像它一样;金鱼、田鼠、小白鼠,甚至连花盆里的小种子都会死亡,我们人也是如此。记住你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生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一个大大的“看”字。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这本书的某一个地方,从处世的金科玉律,到爱,到基本的卫生知识,经济,政治,还有什么是明智的生活。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在每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有饼干吃,有牛奶喝,之后还能抱着毯子小睡一会儿,又或是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能制定一个基本政策:物归原处,清理自己的垃圾,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无论年龄大小,当你走向外面的世界的时候,都要彼此携手,团结协作。

    这些最基本的做人常识,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可也是幼儿园里面最快被学业所代替的功课。等到我们的孩子要在大学期间去补这些功课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人格和生活习惯已经定型,改变的难度远远超越任何博士班的知识。

    随着竞争被扩大到全球的舞台,现在是时候,父母们要重新考虑他们的角色转换了——从被动的教育助理到有前瞻性的、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为完整的人的指导者。找到家庭教育的标准,此其时也。当我们因自己忙碌不堪的生活和对所谓“幸福”、“自我实现”的追求,而采用短浅的养育方式时,我们就错失了这样一个机会:着眼长远。我们本可以对孩子及他们这一代人发挥重要的影响。

    我诚挚地邀请你停下来,以终为始,从结果开始思考。想想周围那些你眼中的英雄,他们拥有哪些你真正钦佩和尊重的品质?你想抚养一个怎样的孩子?除了自然基因遗传的特征,如你的智力和个性,还有什么品格是你能够帮助塑造或培养的?长远来说,你在你孩子的生活里承担什么角色,怎样去影响他们?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赖此形成我们的国家,并最终构成我们所处的世界。要想拥有一个安宁而和谐的世界,必须从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开始。我们的人际关系现在是在彼此提防和怀疑中运行着的。为使它正常运行,必须在最基本的单位上重建信任。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石,重建信任的唯一办法是找到家庭教育的智慧。

    我想为你提供一些参考,这都是我作为三个活泼的男孩子(虽然三个都是男孩,每个却都不一样)的母亲所得的经验之谈,再加上一些我近20年面试经历中,从孩子们的身上获得的见解。近20年来,我在南加州和中国面试过许多最聪明、最令人惊叹的孩子,在他们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时,我有幸通过面试见到他们,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虽然并非所有人最终都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但绝大多数都进入了美国排名前列的学校。他们将成为美国、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未来领袖,占据艺术、媒体、政府、教育、科技、商业和文化等领域的高层位置。父母常错误地认为入学标准只是以考试成绩和学校表现为基础,这种误解与真相相差甚远,可谓“谬以千里”。

    作为三姐妹中的老大,我是两个妹妹的“北斗星”和“开路先锋”,因此,在我早年的成长经历中,我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在我的学业上表现优秀。我完全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直到当上了妈妈,还觉得自己的教育尚未正式开始。我希望通过和大家分享我一路走来的一些宝贵心得,能够鼓励更多的父母行动起来,帮助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重新认识教育的真实涵义,即父母指导学习。

    正如牛顿所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不过,我坚信一旦我们拥有为人父母之道,我们就将共同培养出这样一代中国人,他们将运用平衡的头脑、心灵和精神,通过他们的双手,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而世界将把他们视为“我们当中最优秀的”而拥抱接纳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3 2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朵太太 于 2015-7-23 20:41 编辑

父母要有无比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才能让孩子学会慢速成长。

从严到松容易,从宽松到紧迫的环境孩子绝对是不能适应了的。所以我认为我的孩子也应该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

我们这些在海外亲身体会过的父母唯一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非彼即此的看待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到底孰好孰劣。

首先我承认,我是那种没有办法很好的融入日本生活的妈妈。首先我觉得在日本生活孤寂,压抑,完全没有在国内时候的那种自信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态度,难道不会影响孩子吗?

日本基础教育的大环境就是玩玩玩,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这点在国内完全可以自己来调节,那些玩玩玩的和学学学的孩子不都是父母操控下来的结果么?管起来就是学学学,放任起来就是玩玩玩,但是就调节性来说,在日本让一直玩玩玩的孩子学学学,比让在中国一直学学学的孩子玩玩玩更难。

so,我选择带孩子回国去接受劳动改造。另外,楼主说的那种民族性和归属感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孩子,或者是说一个人,要有根性,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3 2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不是说应试不好,学习不对。

毕竟放眼全球望去,分数的红线不是一直会摆在那里么?不管你将来考什么学校,人家看的肯定首先是成绩,然后再在成绩的基础上去考虑其他的。

那些什么玩的高精尖,吃泡面被美国学校录取的,你怎么知道人家学校有没有看了成绩的同时又偶然发现了他对泡面的研究?

说到底,靠吃泡面被名校录取的就那么一个,但是靠优异的成绩被名校录取的数不胜数。与其靠幻想剑走偏锋,还不如扎实的去把基础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00:1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的决定。考虑问题眼光放长远,10年20年后会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8 07:4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隐江湖 发表于 2015-7-1 14:23
哈哈 哭什么呀~

小孩  惯着无所谓

对。如果因为这个哭,需要和孩子说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