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登录
小春网 返回首页

以文会友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ncnjp.com/?52147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蒋经国

已有 346 次阅读2013-2-2 12:41 | 蒋经国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男,字建丰,浙江奉化县人。蒋经国系蒋介石的长子,曾任"中华民国"第六—第七任"总统"(1978年—1988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国防部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等职。

  1、在集权政权中罕见的以统治者自身的清廉为表率,借以维持政府的清廉,发挥政府团队的廉能政治。

  2.蒋经国一生政绩之中,如今最容易被大陆人说起的是,他在民间呼声的压力之下,又顶住官僚体制内的反压力,打开了老兵回乡探亲的大门,为两岸的政治和解铺垫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3.蒋经国执政台湾期间,于困顿的政治境遇之中,苦练内功,力振经济,让台湾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从1972年到1988年,台湾人均所得从486美元攀升到5917美元。他的“十大建设”虽然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也受到破坏环境的诟病,但是由于搞活了民间社会,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电子科技作为导向,更刻意消弭贫富差异,钟情乡村建设,当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而光彩熠熠时,全世界更多地对它投以赞美的目光。

  4.蒋经国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超越个人、家族和党派的私利,解除了戒严令,开放了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带领台湾结束了专制政治,推开了自由民主的大门。他明智地告诫身边的人:“权柄,很容易去用它。难的是,什么时候不去用它。”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时,他的幕僚之中很多人沿袭专制的思维,要求进行镇压和逮捕,但是他予以回绝,留下了“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的警语。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利用权柄维护了民众反对的权利和自由。

  5.真正的政治改革家, 若是政治侏儒,在改革之前,一定担心会不会遭到党内势力的反对,一定担心放开党禁报禁之后会不会导致天下大乱,一定担心会不会丢掉政权,一定担心会不会就此亡党……这些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若不是有心胸、有担当的伟人,谁敢冒此政治风险? 蒋经国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敢想敢做,有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更有定国安民的能力。

  6.蒋经国推行民主政治的改革,国民党内曾有许多人向蒋经国提出质疑,国民党大佬、“国策顾问”沈昌焕跑来提醒蒋经国:“这样做,国民党将来可能失去政权的!” 蒋经国却淡淡地回答:“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为公”!

  7.20年后的今天,在台湾,蒋经国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声誉日隆。每次民调,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导人,都是蒋经国。2240万人口的台湾,前往蒋经国暂厝的大溪的凭吊者,每年在100万人次左右。蒋经国执政时期,被认为是台湾历史上社会风气最好、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时代。”

蒋经国先生,幼名建丰,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生于民国前2年(1910年4月27日),为先总统蒋中正先生的长子,自幼受严格的庭训。
民国27年,经国先生奉派江西,一袭短衫、草鞋,深入各地,探访民情,以“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书读、有工作”为目标,开始建设新赣南。

  民国38年,政府迁台后,经国先生历任多项要职,接受行政与外教的历练,为台湾安全与发展而努力。从协助大陈岛军民撤退,到“823炮战”期间,无畏炮火威胁,数度至金门为官兵打气,哪里危险,他就往哪里去!
经国先生与方良女士自民国24年结婚以来,相互扶持,艰苦奋斗,伉俪情深。经国先生生活简朴,住家陈设极为简单,与一般民众无异。他经常穿一袭夹克、便服,除外巡视。亲民爱民、简朴作风受到人们的怀念与肯定。

  经国先生生性热情、豪迈、幽默,对子女爱护有加。担当国家重责大任后,只有在节庆时,全家才有时间共聚一堂。经国先生50岁时开始习画,公余之遐,常以书画自娱,多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主。
 
桃园县风光明媚,角板山酷似浙江奉化溪口镇的风光,让先总统蒋公和经国先生怡然自得流连忘返,在角板山行馆,角板山公园,大溪慈湖等地,留下许多历史遗迹与文物。

  50年代,以桃园为基地的“黑猫中队”,由当时国防会议副秘书长蒋经国先生所负责,一架架起落的U2侦察机、经国先生与U2队员的情谊,为桃园的天空写下一页历史。从两蒋生前在桃园的踪迹到壮志未酬,情归慈湖与大溪,这些都是桃园地区重要的历史资产与记忆。

1956年7月,蒋经国先后动员了几十万荣民(大陆老兵)修筑“中横公路”,参加修路的荣民大多数没文化,在台湾就业非常困难无以为生。但他们年轻,有一把子力气,受过部队训练遵守纪律,吃苦耐劳,在回大陆无望的情况下,来此修路解决了生计问题。

经国先生执政后,积极发展基层建设,促使国内经济飞快成长,缔造经济奇迹,使台湾赢得亚洲四小龙之美称。

  晚年经国先生积极推动台湾民主化进程,戒严令的解除,报禁、党禁、大陆探亲的开放,及国会改革等民主化工程,都在其手上定策,为今日台湾的民主化奠下基石。

  在民主改革的过程中,面对社会潮流与时代变局,经国先生一如推动十大建设时,为政无畏,终始台湾民主政治得到重大的进展。
在冷战时代,两岸对峙隔绝。民国50、60年代,中、美合作,展开一项代号“快刀计划”对大陆进行高空侦照的秘密行动。美方提供U2飞机及照相设备,中方选派优秀飞行员到美国受训后,执行侦照任务,而中队基地,就设在桃园。

  身为中方负责人的经国先生对黑猫中队极为重视,队员执行任务时,总不忘叮咛:“孩子,要多注意安全呀!”,驾驶员蔡盛雄回忆道。而陈怀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队员,蒋中正总统与经国先生对他十分感念,分别撰文追悼与表彰。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U-2高空侦察机,很长时间以来都被美国作为主要侦察工具。冷战期间,U-2深入苏联侦察总计24次,只有一架被击落,但是在中国领空,U-2的运气就没有那样好了。

  1962年1月13日,台湾方面第一次出动U-2飞机对大陆实施高空侦察。执行U-2飞行的部队,被命名为“黑猫中队”。“黑猫中队”少校飞行员陈怀生首航西北。在目标区进行了大约两小时搜索,就在油料接近返航所需的极限时,他发现了沙漠深处的导弹发射架。  

  当时,中国的情报机关已经掌握了“黑猫中队”的情报,只不过解放军缺乏高空作战的兵器。为了教训“美蒋”的侦察行动,1962年7月,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多次主持召开防空系统会议。经过研究,发现U-2在1962年上半年的11次飞行中,有8次经过南昌,罗瑞卿下令导弹部队从北京地区转移,伪装成“地质钻井队”,在南昌附近的向塘设下埋伏。  

  导弹部队部署完毕之后,怕U-2不上钩,又采取“诱敌”之计。1962年9月7日,命令一个轰炸机大队从南京移防南昌。这次大张旗鼓的转场,果然惊动了美国中情局和台湾情报机构。第二天,“黑猫中队”杨世驹就奉命出动。

  埋伏在向塘的导弹二营严阵以待。不料杨世驹飞到桂林后突然掉头返航。原来他的飞机出现故障,中途折回,逃过一劫。9月9日凌晨,“黑猫”再次出动。这次来的又是陈怀生。他从福建平潭进入大陆之后在接近南昌时突然改变航线,转飞北京方向,试图迷惑解放军防空注意力。到河北上空之后又“回马枪”返飞南昌。不过他还是中了埋伏,3颗导弹腾空而起,U-2飞机一头撞进由3600块弹片编织的死亡之网中。

  随着一声轰响,“黑色间谍小姐”顷刻之间化为碎片,国民党中校飞行员陈怀在飞机被击中的时候,跳伞成功。但是因为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中国击落U2飞机的消息,再次让世界震惊,周恩来第一个打来电话祝贺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美U2飞机前几天侵入苏联境内,他们只提了抗议,而我们却把这种飞机给打掉了。外交部长陈毅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也调侃地说,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年幼时,父亲长年在外奔波,由祖母王太夫人、母亲毛福梅抚育,7岁进入武山学校就读,13岁赴上海求学,16为北上北京,接受吴稚晖先生的教导,童年赴苏联留学,就读莫斯科孙逸仙大学。民国14年,经国先生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背心,前往莫斯科孙逸仙大学就读,后因国共关系恶化,滞留苏联成为人质,期间曾被下放至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度过饥寒交迫的生活。在乌拉尔重机械厂经国先生结识了蒋方良(芬娜)女士,并结为夫妻,生下长子孝文。

  民国2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经国先生终于获准携眷回国。在苏联的12年,是经国先生人生旅程中最艰困的岁月,这段日子的痛苦与折磨,让他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并养成其坚毅的精神。


悲剧

无聊

震惊

支持

不解

超赞

愤怒

高兴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账号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