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登录
小春网 返回首页

唐米米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ncnjp.com/?2166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传奇-3

热度 1已有 312 次阅读2010-7-5 14:52 |个人分类:书架


第八篇:半日「采人参」记

曾经在大兴安岭的一个林区,生活过一个月左右,经历极有趣。大兴安岭是一个总称,纵横数百里,就算是在林区出生,活到八十岁的老人,也不能走遍。那一个月,是在大兴安岭南端处,活动的范围,也不会超过二十公里——进入林区之前,就曾接受严厉的警告:千万别往林中乱闯,再有经验的人,也会在森林中迷路,怎么走都走不出来,死在林子里。
在我进入林区的前一年,就有一个中、苏合作组成的勘察队在森林里失了踪,怎么找都找不到,几个月之后,才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就在森林边上,完全没有道理走不出来的。老年人不敢公开说,私下偷偷告诉:「林子里,是有妖魔鬼怪的!」
森林中迷路以致丧生的事,的确时有发生,而且神秘莫测,全无原因迹象可循,所以没有经验的人,绝不能到林中去散散步,不然,只怕有去无回。
不过,却曾跟了一组采人参的人,走了几里山路。一般认为人参只长在长白山,其实北方的山岭中也有野生的人参,这情形,和来自河北省的毛蟹,都被称为「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差不多。
那一组采人参者是一家人:两兄弟和他们的三个儿子。由于好奇,坚持要跟了去,把半个月的工资拿出来买酒大家喝,才算答应。
那一家人都很健谈,告诉上路之后的禁忌,第一是绝不能在背后拍他人的肩头。原因十分骇人,因为山中有一种狼叫青狼,惯于直竖起来,用前腿自背后搭在人的肩头上,当人回头看时,就一口咬在人的咽喉上。
所以,当地人一觉得有人在背后搭上肩头,立时用随身携带的十分坚硬的硬棍,向后就敲,决不犹豫,若是中了一棍,定然脑浆迸裂而死!
这种说法,始终以为可靠性不大,以狼吻之大,狼齿之利,到了人的背后,只要对准人的后颈咬上一口,人就非死不可,何必还要使狡计去搭人的肩头,等人回过头来,再咬咽喉。不过当时提出这个疑问时,对方脸一沉,大为恼怒,「叫你别搭人肩头就别搭!」
诺诺连声之余,又一项的禁忌,是山中不能举火,这是为了防火,倒也简单。再者,我是绝不能把「人参」两字,出诸于口,而要改称「棒槌」。
这不知道是什么理由,说是人参通灵,你一说出来,人参知道你的目的是要找它,它就会躲起来,叫你找不到。这自然是由于人参本来就很难找的原故。
然后,在一天早上上路,在狭窄崎岖的小路上,他们五个人走在前,我跟在后,只见他们走路的方式,奇特之极。山路并不好走,必需全神贯注,才不会失足,我走得小心翼翼,可是他们五个人,除了一头一尾两个之外,三个排在中间的人,一直抬头向天在走山路,五个人的排列次序,时有改变,但在中间的三个人,一直是抬头向天,有时显然要头尾两个人的照顾。
当时,心中的疑惑,真是无可名状、好几次想问又怕讲错话,忍得喉咙都发痒,好不容易等到休息,忍不住问了一下,他们的回答倒十分轻松:「我们在找棒槌鸟。」
再问下去,方知端由。原来偌大一座山岭,那里长着人参,全然无法去找,要找,只有靠「人参鸟」的带引,人参鸟专吃人参的花,而且目光十分锐利,在高空就可以看到山缝里长着的人参,于是就在上空盘旋,由高而低,看准了就落下来吃人参花。所以,发现了人参鸟,就可以证明附近有人参。
这种鸟,身体不大,飞得又高又快,所以一定要极小心,用尽目力,才能看得到它——这种人参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缘悭一面,别说未见过真的,连标本图片也没见过,而且,问来问去,这种鸟,似乎只存在于采参者的口中,别的人,即使是鸟类专家,也是闻所未闻!
自然,没有看到人参鸟,也是没有见过人参如何被采出来的原因。休息期间,恰好有另一组采参者回来,自忖没有抬着头走路的本事,又怕遇上了青狼,反应迟钝一下子送了命,所以我就跟着那组人回来了。
那组人倒是有收获的,一到市镇,就直扑土产公司的收购站,跟进去看热闹,两支手指粗幼,枝、叶根须齐全的野人参,用釭线密密绑着,解开红线来,看起来也不过是像干了的萝卜一样的植物,可是有几乎起死回生的功效!土产公司以每支八十元人民币的价格收下,出售者也很满意了。这两支参,在经过泡制之后,怕可以值两三万人民币!
回到林站宿舍,讲起经过,被人嘲笑一场,几个工人又交头接耳一番,忽然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去和附近的一队驻军联络,他们今晚打野猪,工人要求参加。当时奇怪,林中有的是野猪,又没有规定谁能打谁不能打,何必要求参加驻军的狩猎队?但只管去说一声。当夜,才知道打野猪的阵仗之大,若是没有军队,真正不能成功。

第九篇:打野猪

大兴安岭林区中的野猪,出没无常,初次见到时,绝难把这种凶猛威武,动作敏捷无比的动物和「猪」字连在一起,但它的而且确,是家猪近亲,是猪而不是其它动物。
山中的野猪,尤其是公的,不但有十分锐利的獠牙,而且有庞大的身体,超过一百五十公斤是等闲事,甚至有超过二百斤者,力大无穷,最厉害的是,野猪喜欢常年累月,用力在松树干上擦它的身子,松树上有松脂分泌,久而久之,成年野猪的皮肤和松脂结合,变成又硬又滑又厚又韧,像是披上一重坚甲一样。
东北山岭中本来是有老虎的(著名的「东北虎」),不过后来逃来逃去,现在只怕已濒临绝种了。就算在老虎多的时候,山林间的猛兽之王,也不是老虎,而是野猪,因为虎爪再锐利,也抓不开野猪那层如同铁甲一样的厚皮——后来,打到了一只野猪,在宰割时,竟在它的厚皮之中,割出了十来粒步槍子弹来,可知这野猪,在若干时日之前,曾被人用步槍射击过,但是普通步槍的子弹,竟然无法穿透这重厚皮。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不服气,步槍子弹都射不穿厚皮,那你们是用什么来打野猪的,莫非用地对空飞弹不成?
当然不必出动到飞弹,这是为什么林区工人,要向当地驻军情商参加猎野猪的原因:猎野猪,一定要使用手提轻机槍,不然的话,非但打不死野猪,当野猪发狂,冲过来时,碗口粗细的树,都会被撞折,铁金刚叫它撞上一下,也就变了废铁!
那次,去和驻军联络,驻军是一个连,开始时,连长一口拒绝,好在生来口舌便给,一轮理论过去,又是「军民关系重要过一切」哩,又是「人民军队必需为人民服务」哩,说得那位连长双眼翻白,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答应下来。回去一说,皆大欢喜,双方派出代表,讲明由工人负责「照明」,军队负责射击。
所谓「照明」,就是趁夜间狩猎时,用强力的电筒,对准野猪照射,使它在一时之间,看不清前面的东西,这才可以射击,这据说是猎野猪的唯一方法,不然,它行动极快,就算有手提机槍在手,你未曾杀死它之前,它已冲过来把你撞死了!
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或之前,已经听说过不少野猪凶恶的事迹,心理上也早有准备,可是等到真正面对野猪之时,还是吓得冷汗直流!
当时,自告奋勇,和其它四个人,组成「照明队」,用的是五节电池的那种电筒,全换上了全新的电,任务是栖身树上,离地大约两公尺,用一种爬树的绳套,使身子固定。五个人的距离不能太远,动作要一致,一声令下,五支电筒要一起亮,射向同一个目标。而两名提着手提机关槍的射击手,就在我们照明队的后面。
当然,有打野猪经验的人,先勘察好野猪出末的地点,野猪相当死心眼,若是它相中了几株松脂多的松树,就会一株一株,排日去摩擦自己的身子,被它摩擦过的松树,树干上有明显的痕迹,可以测知它的行踪,除了参与任务的人外,其余人都远远避开,以免发生意外。人猪之间,简直就是在进行一场小型的战争。
天色入黑之前,五个人的照明队,已经上了树,那种爬树的绳套,有一个兜,可以承载体重,并不是十分辛苦,发号令的是一个老工人。天色迅速黑了下来,大家都不出声,两个射击手是站在平地上的,不能在树上居高临下射击,因为猪背上的皮厚,平地射击,可以一下子射中头部,容易奏效。
在黑夜中静候,森林在黑夜中十分寂静,鬼气森森,等候的滋味,极不好受,大约等了两小时,就听到有如同锯木一样的声音,自口远而近传来。早就受过教导,那是野猪猪身擦树干的声音,可是做梦都想不到,声音竟会和锯木头一样。
声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晌,终于,听起来简直就像是黑暗之中,有人在用拉锯锯树一样,老工人一声令下,五支电筒齐着,一起射向声音发出之处。这是第一次看到野猪,心中骇然莫名,又黑又大的庞然大物,强光反射之下,一双小眼,发出妖魔一样的暗绿色光芒,正为强光的突然出现而抬起头来。而就在那一剎间,震耳欲聋枪声响起,野猪猝然遇袭,发出闷雷一样的叫声,迎着光向前疾冲了过来。
槍声一直在继续,野猪也一直向前冲着,它分明已不知中了多少槍,可是也直冲到了照明队栖身的树前,重重撞中了一株树,才算倒了下来。一切过程虽然只有几十秒,但已经吓得冷汗直流,喊神叫佛了。
战利品共重一百六十余斤,剥皮拆骨之后,净肉达到一百斤,分到手三十斤,以为一定很好吃,谁知大谬不然,又老又韧又腥,真不知化那么大的劲去打它,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十篇:形如鬼怪的毁容

在大兴安岭林区,见到过一个被严重毁容的人——头脸的伤毁程度,简直令看到的人目定口呆。他头部的一半,头顶上没有头发,是可怕的疤痕,半边脸上的肌肉几乎完全没有,鼻子的一边肉也没有,一只眼睛完全不见,想是当年的伤势极严重,所以伤疤凹凸不平,还有一个一个不知怎么来的肉瘤,那种可怕程度,真是文字难以形容,保证这个人在任何场合出现,所有的人都会屏息,骇然盯着他看。
伤得这样重的人,居然活了下来,这不能不算是奇迹了。这个人平时,用一幅布,把他的半边头脸包起来,以免太过骇人。(由于对这个人的印象极深刻,所以曾把他的外形,用在一篇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身上。)
用布包着,总有解开的时候,第一次看到那么可怖的一张脸,真是像见鬼脸。这个人脾气倒并不古怪,后来相熟了,有一次实在忍不住,问:「你伤得那么重,是怎么受伤的﹖」
其人长叹一声,说出了原因,听了之后,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啼笑皆非!
山林之中的猛兽,除狼,野猪之外,体形最庞大的,莫过于黑熊了。黑熊,当地人称之为「熊瞎子」,体重一般超过五百斤,会人立而行,样子十分颟顸滑稽,有点笨笨傻傻的,大都在夜间活动,活动的范围不会上太高的山,山脚下的农地,是它最喜欢出现之处。
「熊瞎子」十分笨,如果夜间,闯进了玉米田,它会人立起来,用前掌采下一支玉米,将之夹在胁下,然后,又去采第二支,采到之后,又再将之夹在胁下——当它重复这样的动作之际,第一支采到的玉米,早也落到地上了。
所以,农民最恨黑熊闯进田中,一夜肆虐,可以破坏一大片庄稼,而它自己所得,始终是一支玉米而已!农民大都设陷阱来捕黑熊,不过只敢捉小的,捉了之后,卖给走江湖的去演把戏,受过训练的小黑熊,样子也很有趣。
黑熊的性子,其实相当温和,即使在野外,遇到了黑熊,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第一次遇到,看到这样的毛茸茸的庞然大物,自然不免害怕,同行者有经验,立即道:不要怕,不要怕!
人遇到了黑熊,若果要搏斗,别说一对一,十对一也不是熊的对手,不过黑熊极少主动攻击人,人站着不动,它只是望望然后离去,在林中,曾遇过三次黑熊,至今无恙,便是证明。
不过,如果遇到黑熊的人,自己不识趣,反去撩拨它的话,那又另当别论,黑熊生性十分贪玩,它倒不一定有伤人的恶意,可是它随便和你轻轻「玩」一下,人就受不了啦!
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形如鬼怪的人,就是遇到了黑熊。那晚,他喝了不少酒,有酒意的人,行为自然反常,见到了黑熊,反倒去逗它,黑熊一高兴,人立起来,两条前腿一把将他抱住,那人挣扎了一下,黑熊将他抱得更紧,肋骨当时就断了三根,然后,黑熊怕是为了表示亲热吧,伸出又长又粗的舌头来,在他的头脸之上,舔了一下。
黑熊的舌头上,是长满了又短又利的尖刺的,这一舔的结果,就使这个人变成了鬼怪一样的可怖!他当时就昏了过去,根本不知道黑熊是如何放过他的,等到被人发现时,人人都以为他已死了,但想不到在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形下,他居然活了下来!
听了这个人被毁容的经过之后,又曾遇到过一次黑熊,幸而当时在一起的人相当多,黑熊在大约十公尺的距离徘徊一阵就离去了,当时,那人鬼怪一样的样子,不期而然在眼前浮出来,一场虚惊,也真够受的了。
最善于设陷阱猎熊的,是鄂伦春人。这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整个族人数不超过三千人,可是居住的地域,却分布极广,所在的林区附近就有一个鄂伦春人的聚居处,不到一百人,说他们自己的语言时,没有人听得懂,不过大半数都会说汉语。
他们由于长期猎熊,所以多少都有「熊掌」保存着,可供出售或交换。曾向他们买了两只熊掌,可是这种「八珍」之一,吃起来味道真正不敢恭维,「味同嚼蜡」还有得嚼上几下,它根本咬都咬不进去,怎么吃法?
后来才知道,熊掌的烹饪过程,十分复杂,而且不知要多少配料下去,才能上桌入口,就这样放在水里煮,自然浪费了珍品。
可是后来,在大酒褛中吃到了熊掌,吃起来,味道和牛筋也没有什么分别。
黑熊的自然数量,好象也越来越少了,应该列入被保护动物之列吧!这种大兽,在动物园中,倒是常可以见得到的。

第十一篇:苏联专家的大玩笑

离开城市到农村,参加的第一件工作是「治淮」——治理淮河。治淮工程十分庞大复杂。参加的是其中的两项小工程:双沟引河工程和南潮河水闸工程。
由于不是水利工程专家,只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治淮的,所以对于整体,所知无几,只是自己经历,倒颇有可记之处。
双沟引河工程,是在淮河边上的双沟镇附近,挖一条河,连接淮河和洪泽湖,还记得这条需全用人力挖的河,长五十公里,最深处,要挖下去二十七公尺,可是阔度是多少却记不得了。对二十七公尺这个深度,印像特别深,是由于在整个把河工程之中,在地下挖掘出了许多古怪的东西之故,掘出来的东西,有怪至不可思议者,容后再说。
挖这条河的目的,是把洪泽湖当作天然的水库,当淮河水涨的时候,把水引入洪泽湖之中,自然可以消弭水患,设想合理之至,工程也不算复杂。
这个工程的设想,是苏联专家提出来的。当时,神州国土之上,不知有多少苏联专家,各行各业,都一律听苏联专家指挥行事。
据说一批苏联水利专家,在淮河边上视察一番之后,就发表了议论:你们中国人真笨,淮河千年为患,你们就想不出办法来,看,离淮河不远,就有一个洪泽湖在,洪泽湖水位,低于淮河甚多,只要有一条引河,把淮河水引入洪泽湖,问题就至少解决了一半!
中国自己也有水利专家,有的不敢出声,有的说,秋冬之际,洪泽湖水位虽然低于淮河,可是一到了淮河的汛期,洪泽湖的水也一样涨的,涨得比淮河水位更高。
照常理说,水位记录,历年来应该是有资料的,可是不知为了什么,也许是苏联专家的话就是真理之故,工程还是照样进行。
作为工程的先头部队——一个二十个人不到的工作组,押运了二十万斤粮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开到了双沟。
从临淮关到双沟,走的是水路,在淮河上,又清又平静,风光极好,渔船在河面上排成一排,用联结起来的渔网打鱼,极其壮观,见到了一次起网,三五十斤的大鱼,在鱼网中乱迸乱跳,真是叹为观止。
船到双沟,首要任务,自然是把那二十万斤粮食卸下来。当地政府早已准备了一个仓库——不过是一个大草棚而已。
到双沟镇之后,最奇怪和不明白的是,不知道何以镇上街口离河水如此之远,足有超过五百公尺的一大片空地,全都平滑无比,寸草不生,淮河的河面宽度,也不过如此,遥望对岸,情形也是一样。一包一包粮食,要先经过这片空地,才能到达镇上,搬运工作,自然益增困难。
当然,后来知道了为什么两岸要留下那么大片的空地,原来那不是空地,一到了淮河的汛期,这就是淮河的河底,河面的阔度,可以在一夜之间,暴涨三倍,这还是正常的情形,若是雨水多,河面简直可以无休止地扩大,此所以淮河为灾!
参加「双沟引河工程」的有五万人——三万民工,两万劳改犯人,五万人在原野之中排开来,才知道人和蚂蚁,实在没有什么分别。所有人一律住在窝棚之中(指挥部的干部,自然例外),所谓窝棚,是芦苇编成的席子,覆在弯成弓形的小竹子上,小竹子的两端,插进土中,割些草弄干了铺在席上就算。
这一种窝棚,曾长期与之打交道,从皖北到苏北,大约有三年之久,所以有必要提一提。芦席编得十分松,躺在这样的窝棚之中,睁开眼来看,月明星稀,历然在目。自然也没有什么防雨作用,一旦下雨了,「外面小下,里面大下,外面不下,里面还下」,和露宿没有什么大分别的。
那条引河,要抢在风期之前完工,所以五万人是日夜抢工的,工地上装上铁轨,用斗车把掘出来的泥土运出去,日以继夜,恰好在风期之前完工,淮河水大涨,洪泽湖水也大涨,看看洪泽湖的湖水,竟通过这条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河,倒灌进淮河之中,造成更大的灾害,其时民工已经撤退,劳改犯人还在,赶紧在近洪泽湖处,把挖出来的土再填进去,又化了大半个月,总算筑成了一条土坝,把洪泽湖水阻住了。
而苏联专家呢﹖早已拍拍屁股走掉了,后来一打听,所谓「苏联水利专家」者,只是不知道什么小地方的水利专枓学校的学生,根本未曾毕业者也。
在离开双沟的前几天,曾和几个人沿着引河河岸,走了一个来回,河是笔直的,河水又满,看见两岸遍植柳树桃花,泛舟其上,倒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原来的把洪泽湖当天然水库的设想,自然再也没有人提起了,浪费人力物力么,反正中国地大物博,浪费得起,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人去追究的了。


  

悲剧

无聊
1

震惊

支持

不解

超赞

愤怒

高兴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账号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