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登录
小春网 返回首页

唐米米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ncnjp.com/?2166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传奇

热度 2已有 200 次阅读2010-7-5 14:38 |个人分类:书架



生性喜欢谈天说地,酒酣耳热之时,说话如连珠之炮,口沫如横飞之雨。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时,每有人说,为甚么不把它们写下来。
写自己的经历,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写所见所闻的事多,而写自己的事少,旁人才有兴趣。现在,就根据这一原则,写许多见闻经历过的事,有的极有趣,有的简直令人作呕,有的十分可怖,有的相当滑稽,有的匪夷所思,有的闻所未闻……想统而言之,定一个名称,只好称之为「倪匡传奇」,总要使看的人,有如在现场唯我海阔天空高谈阔论之乐。

《目录》
第一篇:绑人专家的五大法
第二篇:第一次看执行死刑——槍决
第三篇:两次面临死亡的经验
第四篇:不可思议的臭虫智慧
第五篇:与吸血昆虫打交道的经过
第六篇:奇妙莫名的蝎子草
第七篇:可怕之极的蝗群
第八篇:半日「采人参」记
第九篇:打野猪
第十篇:形如鬼怪的毁容
第十一篇:苏联专家的大玩笑
第十二篇:洪泽湖畔风物鬼情
第十三篇:怪异莫名的出土活物
第十四篇:苏北沿海的荒地
第十五篇:两件与鬼魂有关的事
第十六篇:除灵魂附体外别无解释的事
第十七篇:神州大地任规划
第十八篇:黄海之滨异趣事
第十九篇:诡异绝伦的笑容
第二十篇:盐场见闻录
第二十一篇:可怕的饿
第二十二篇:到内蒙
第二十三篇:塞外冰封
第二十四篇:两桩和狼有关的事
第二十五篇:松花江封江
第二十六篇:东北三宝和几种怪食物
第二十七篇:草原大火历险记
第二十八篇:美丽的夏天白日草原
第二十九篇:四千万斤稻子喂了田鼠
第三十篇:远离

第一篇:绑人专家的五大法

有人说,少年时或青年时见过、经历过一些事,印象最深刻,难以泯灭,虽不尽然,大抵也有点道理。
公元一九五一年夏天,曾参加过一个星期,中国大陆上的「土地改革运动」,地点是在江南,在吴县和太仓县之间的一带农村之中。
中国大陆上进行的土地改革,强调阶级仇恨,十分之雷厉风行,每个地区,固定要处死若干地主阶级,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大运动,和江南柔美秀丽的风光,十分之不调和,但既然该有此劫,自然也得依令进行。也就是在这个大连动之中,知道人虐待起自己的同类来,方式之繁多,真可以令人大开眼界。
在一个土改工作队中,有一个管理员,是绑人的专家。 (土改队是团级编制如军队,一般土改队是团级编制,即队长是团级干部,而中共军队中,在团级单位担任后勤职务工作的最高级人员,称「管理员」,是连一级干部。)
这位来自山东的管理员,一脸大麻子,平日倒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可是一到了有机会可以把一个人绑起来之际,双眼发光,满面血红,简直是在一种狂热的情绪之中,进行他的工作。
人为什么被绑呢?自然是犯了罪,而在土改运动中,地主成份的人和他的家属,都属于天生的犯罪份子,自然都有被绑起来斗争的机会,而遇上了那位绑人专家,即使是旁观者,事隔多年,想起来仍然不免心惊肉跳,手发颤,笔不稳。
这位绑人专家是那里学来这种手法的,曾问过他,他神秘兮兮,不肯说,但想来必有秘传,谅他自己也创造不出,可能是中国「传统」之一,现代都市人知道绑人还有那么多花样的不多,所以值得把其中,荦荦大者,举几种出来说说,每一种,还皆有名称,绝非杜撰,而是绑人专家亲口说的,总称是「五大法」。
第一种叫「一往擎天」法,这种绑人的方法!是利用麻绳,把人所能活动的关节,完全作反方向的牵引,首先在足踝开始,绳子巧妙地把双腿完全拉直,总之关节向前可动的,就向后扯,向后动的,就向前拉,所以当捆绑完成之后,所绑者整个人都是僵直而不能动弹的,最后在头顶上总结。要虐待,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在头顶的绳子,把人吊起束,如同吊一枝木棍一样,另一是使人直立,在头顶上加重物,由于全身可供弯曲的骨节,都被绳子牵拉着,所以身体无法弯曲,重物压下来,骨节格格乱响,肤孔中会渗出血珠来,真是惨不忍睹。
第二种是「双龙夹珠」法,将被绑者的头,夹在他自己的双腿之间,整个人弯曲如虾,捆绑完成之后,被绑者除了哀号之外,全身一动也不能动,而被绑者的双手,和足踝绑在一起。这一绑法,有正、反两种。曾见的是正绑法,有幸未曾见过反绑法双龙夹珠法,据那位麻子专家称,反绑法是将人双腿反拗来夹住头,可以令被绑者脊骨断折,肋骨根根撑破皮肉露出来,由于政策不容许,所以不能这样绑,言下,大有憾意。
不过他说,在战争时期,曾用反绑双龙夹珠法,绑死过一个变节份子,讲得津津有味,说利用活扣,绑紧绳子,要被绑者断那一根肋骨就断那一根,还详细形容肋骨断折的声音,和成肤被断骨戮破时的声音,噫,真是令人毛发直竖!
第三种是「三头」法。绑人的技巧之中,很多应用活扣,就是绑好了之后,看看不怎么样,可是活扣一抽紧,立时花样百出。「三头」法几乎纯用活扣,复杂之极,共有三处活扣可供抽动,若是三扣齐抽,被绑者的手肘,膝头和额头,就会因绳子抽紧而碰在一起,到时,仰天吊,背天挂,自然由人鱼肉摆布了。
第四法是「四马攒蹄」法,这种绑法,倒是见于古籍的,把双腕双踝,反扭过来,绑扎在一起。绑人专家说:这种绑法,最适宜用来绑娘们(女性),绑好之后,可以由得你想怎样就怎样!说的时候,他的睑上的每一颗麻子,都发红光,想来在长期的土改运动中,他曾不止一次用这种方法对付过地主的眷属了。第五种是「五花大绑」,那是临赴刑场前的绑法了,巧妙处是一个活扣在颈际,当被绑者想叫什么口号之时,一抽活扣,绳勒颈际,自然叫不出来了。绑人专家所用的麻绳,是他自己搓的,拣上好的麻,奇在绳子并不粗,比一支香烟略细。绳子是越「熟」越好,所谓「熟」,就是绳中渗进的血多,他曾展示一根「熟绳」,简直是深赭色的,上面不知浸了多少人血,看了令人不寒而栗。由于常替他写家信,曾蒙他一番好意:「小鬼,把我这套绑人法,教给你吧!」当时几乎没有吓得跪地求饶,力言自己之笨,无法当他的传人。日本也有绑人法,用在虐待狂人对付女性方面,这位麻子专家还未死,至今大可东渡扶桑,去发扬光大他的绑人术。呜呼! 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二篇:第一次看执行死刑——槍决

曾经提及一种绑人法「五花大绑」—是临行刑前绑人所用的。刑—自然是死刑。据说,以前死因砍头,也必用此种绑法。真是算幸运,未曾看过杀头,毕竟,人类在进步,见到过的几次死刑,是很文明的方式:槍决。
槍决这种行刑方式,小说、电影中,多有得见,但是小说电影中所见,是一回事,真正亲自得见,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事隔三十余年,每一想及,还是可以起减肥作用:胸腹作闷,呕吐尚且不及,那里还能进食。
是在「土改运动」到了高潮的时候,受尽折磨的地主之中,自然而然,一定有一批是「罪大恶极」,需要执行死刑的。
执行死刑之前,例有「公审大会」,公审大会,超过几千人参加,其实,「审」之前,早已写定死刑布告, 审完之后,毛笔蘸上红墨水, 打一个圈,昼上一道长长的杠子,再写一个大大的「戒」字,一贴上报告板,死刑就立即执行了。
(曾经有过疑问,为什么死刑报告上一定要用红笔这样画这样写,一个老资格的人说:一直是这样子的。既然一直是这样,自然依样葫芦,不能别出心裁。)
被判死刑的,是早就五花大绑绑了起来。第一次看枪毙,一共六个人,四男两女,分别是两家地主的家人,在几千人的口号呼叫声中,三个年纪较大的人,早已呆若木鸡,真怀疑他们那时,已经死了,可是三个壮年人,却显然神智尚清,每人身后,皆有军人一个,手中紧握着活扣,麻绳勒在他们颈际,喉结上下,各有一股,自然叫不出声来,只看到他们眼珠乱动,人的眼珠木来是十分灵活的,可是竟可以作这么大的角度和这么大的幅度来转动,也是第一次经验,看起来,极其恐怖,像是两只眼珠不甘心随整个身体死亡而死亡,想要挣出眼眶来独自求生一样!
这种情形,三个人毫无例外,是不是人临死之前,或者是在这种处境中临死之前的一种自然反应呢?只怕要等专家去研究了。
那天是大热天,气温极高,可是看到了这种情形,已经有阴森森的感觉,尽管烈日之下,汗出如浆,竟一点也没有热的感觉。
(人在不同情形之下,接近死亡时,往往会有固定的神情出现,十分奇特,冽如冻死前的奇异表情。)
古今中外,被执行死刑的人,不知有多少?决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一个神智清醒,知道自己身体健康而要被人处死的人,临死之前,他们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他们的想法一致,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眼珠的急速转动?
总之,那种眼珠的异样转动,已够令人震惊的了,但比起行刑时的清形来,自然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六个人,被推上一辆卡车,由士兵解押着,直赴刑场,所谓刑场,是离公审大会不远的「外空地」。与之同车的,有军队和土改工作队的成员。另外还有两辆卡车,则载运土改运动中的积极份子,前去观看行刑。
到了刑场,一男两女年老的,被提下车子来的时候,已经软瘫得像一堆泥一样,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人,更不像是有生命的人。而那三个壮年人,眼珠转动如故,他们的头上在冒汗,被从卡车上提下来之际,其中有一个,还挣扎了一下。
不过在五花大绑之下,挣扎也没有用,只有使押解的士兵把绳子抽得更紧,看起来,再抽紧一点,不必等子弹来结束他的生命,就已经被勒死了。
被推到空地,软瘫如泥的三个,根本无法跪,只是倒在地上,三个壮年人,有两个被踢着跪了下来,有一个性格十分倔强,怎么踢打,都不肯跪下,他就是下车时曾挣扎过的那个。
行刑队就是军队,用的是普通的步枪,一切全是在一剎那间发生的,参观行刑的积极份子,还在不断叫口号,槍声就响了。
剎那之间,人人都止住了声,张大了口的人,也发不出声来,像是所有的声音都冻结了,只有清脆的槍声,震人心弦,然后,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令人不由自主发抖,倒在地上的三个人,每一个人的头部不知中了多少槍,白的脑浆,红的血( 浓稠得令人震惊) 在不断涌出来,流在地上,跪着的两个,脑浆和浓血,流了一脸,都用一种十分可怖的样子张大着口,接着,是被踢倒的,而一直不肯跪的那一个,中槍最多,小半边头颅甚至不见了,但是奇怪地,还可以看到他的一只眼,还睁着,不过已没有勇气去留意他那只眼睛是不是还在转动了。
一直到现在,有时还会在恶梦之中,看到那只眼睛,虽然当时是几乎立时闭上眼的,因为我胆子小,不敢再看下去。
我承认胆小,你胆子够大吗?



第三篇:两次面临死亡的经验

一连两篇,说的都是不很愉快的事,由于那是离开学校之后的最早社会经历,印象特别深刻之故。死亡,是人人必然会有的结果,由于死亡之后情形怎样,临死之前的感觉如何,都不能有言传或文字传之故,所以,每一个人对死亡,都有神秘和恐惧之感,这是无可避免的事,除非真是勘破生死,了然无惧,那只有非常人才行,寻常人是做不到的。
生平,有三次濒临死亡的经验,生死真正只在一线间,临死之前的感觉,其中两次都一样,但值得记述一下。
两次面临生死大关,都是水厄,也就是说,有两次是差一点在水里淹死的。
第一次,时间还记得极清楚,是一九五一年三月八日。那一年三月七日,从上海到苏州,住进了位于关门外北兵营的「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院」的宿舍,当天下午,就搭马车,在市内痛快地游了一阵,在玄妙观饱食各种咸甜点心,初次离开生活了十六七年的上海,只觉无处不新鲜有趣。
第二天,本来应该参加什么少红讨论的,但生性自由散漫,偷偷溜了出来,跳上了一辆马车,直赴虎丘,去游名胜古迹。三月八日江南的天气还相当冷,身上「装备」甚多,外套是一件童子军的制服大衣,穿的是长统胶靴,因为天正在下雨。
在到虎丘之前,先到西园看罗汉,沿途走小路时,踢到了一个骷髅(江南乡下,葬地凌乱,每有走小路见尸骨的情形) ,到了虎丘,在生公说法石上坐了片刻,便从那个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的月洞门中,走了进去,只见窄狭的潭水,黑黝黝地,并不是十分起眼,抬头望,是西施吊桥。
在洞门口徘徊了一会,是到右边近断崖处,潭水甚浅,穿的又是长筒胶靴,足可涉水而进,寻幽探秘一番,于是,小心翼翼,右手扶山壁,踏着在水中的岩石,向内走了进去,走进二十来步,已到尽头,停了片刻,转个身,再走回来。
谁知进去时,右手扶山壁,比较能着力,出来时,变成左手扶山壁,全然无可着力之处,心中已经发慌,而浸在水中的石头上面十分滑,一脚踏不住,整个人,就在完全来不及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之际,一下子就滑进了剑池的水中。
当时,全然不懂游泳,衣服又多,再加上长靴,在变故之后,另一个感觉,是身子一直向下沉,当然,口鼻之中,都有水灌了进去,怪的是,忽然睁大了眼,看出去,是一片碧绿,无边无际的碧绿。当其时也,更怪的是,神智极其清醒,心地也十分平静:原来我要死在苏州,原来我要死在苏州!
除了这一点,什么也不想,真是平静之极,比起现在午夜梦回,思潮起伏时,不知平静了多少。
那时,身体在做什么动作,也完全不知道,突然之间,手像是抓到了什么,接着,就被人拉了上来。那位救命恩人的名字是孙丕烈,据他说,在月洞门口听到了一下呼叫声,才看到我堕水的,但自己真是记不起曾在坠水前发出过呼叫声的了。
这时,自然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几个苏州老人都说剑池水深两丈,常淹死人,没听说过落了水又被救上来的,真正命不该绝云云。全身湿淋淋回宿舍,尚未正式开学,已被公开点名批评了。
那位孙丕烈先生,时有往还,忽然一次往访不遇,原来已因「召妓」罪被判徒刑,自此下落不明了。
在死亡的边缘,心境竟然极度平静,毫无恐惧感,而当时又是确知自己会死的,这只是个人的经历,未知其它濒临死亡经历的人,是不是也一样,倒真希望有机会切磋交流一番。
第二次差点被淹死,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赉特旗了,有一条河——绰儿河。
那时,已学会了游泳,颇得自然之奇趣。
那天在接连几天大雨之后,又去游泳,谁知河面增阔,河水暴涨,但是却不知道河水变得这么湍急,在河滩下水,水才及腰,已站立不稳,心知不妙,已经被水冲走,湍急的河水中还有大小漩涡,一路翻翻滚滚,被冲向前,眼看一座相当大的木桥,迎面而来,非撞在桥柱上不可,双眼一闭,心中想的是:毕竟还是死在水里!心境还是一样平静无惧。
可是,到了桥柱之前,忽然并不撞上去,在旁掠过,就着百分之一秒的机会,抱住了桥柱,捡回了一条命,已被冲出三公里有余了。这次经历,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作「船到桥头自会直」,大抵是由于水流的关系,或许是由于命不该绝。
两次面临死亡,都十分平静,想想,好好活着,心境又何必激动紧张?
不过,想想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了。

悲剧

无聊
1

震惊

支持
1

不解

超赞

愤怒

高兴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多云有时晴 2010-7-5 15:10
你自己写的???
回复 唐米米 2010-7-5 15:55
转的啊。
回复 约瑟琳 2010-7-7 00:39
没看回帖我以为是原创。。。。
激动与慌张交加。。。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账号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