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时间达到最短,我们称这一天为冬至。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故而,才有了民间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南部部分地区,冬至习惯叫做伏九,流行过伏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以吃水饺最为常见。 而在日本,提起冬至大家首先会想到,一定是吃南瓜和泡柚子澡。不仅是因为这些东西的谐音有着美好的寓意,日本人更是认为借助它们可以提升一年的运势。 冬至:一陽来復(いちようらいふく) “一阳来复”出自《易经》,意思是春天的到来、新年的伊始,是古时冬至的别称。 冬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方迎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等过了这一天,阴气尽,阳气开始恢复,因此叫做一阳来复。此外,日本人认为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过了冬至,坏的运气也会随之而去,幸运开始降临。 “走运”在日语里读作“うんをつける”。日本人认为冬至食用以“ん”结尾的东西能招来好运(運盛り)。因此,有了冬至の七種(ななくさ)冬至七宝菜。南瓜(なんきん)、莲藕(れんこん)、胡萝卜(にんじん)、银杏果(ぎんなん)、金桔(きんかん)、寒天(かんてん)、乌冬(うんどん=うどん)这七种食物的读音各含两个“ん”,因此被称为冬至七宝菜。七宝菜不仅寓意好,还包含营养度过寒冬的民间智慧。 除了南瓜的读音含有两个“ん”之外,日本人在冬至这天吃南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南瓜是夏天收货的蔬菜。在阴阳学中,冬属阴,夏属阳,在至阴的日子应该吃至阳的东西滋补身体。 日语中柚子(ゆず)与“融通”(顺利、通畅)同音,而冬至(とうじ)和 “湯治”(温泉疗养)同音。根据这种巧妙的谐音,日本人认为冬至这天泡柚子澡可以驱除厄运(厄払いする)、万事变得顺利起来。 柚子堪称是冬季的最佳水果,香气浓郁,能够舒缓压力。而且古人认为浓香本就有不招邪气的作用,这与端午节泡菖蒲澡是同样道理的。 此外,柚子还有促进血液循环、美白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