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惊现1.3米巨型娃娃鱼 日前,一位日本居民发现了一条1.3米长的巨型娃娃鱼,娃娃鱼的照片被传到网上以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很多日本网友纷纷给这只大娃娃鱼起名为“哥斯拉娃娃鱼”,并质疑这只酷似怪物的大娃娃鱼是否是日本固有物种。 科普: 娃娃鱼又称大鲵(学名:Andrias)是隐鳃鲵科的一个属。除了隐鳃鲵(美洲大鲵 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一种以外,其余分布于亚洲,有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两个种,可在中国、日本的溪涧、池塘里发现,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取其叫声像婴儿啼哭;日本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形态特征编辑本段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英文:Chinese giant salamander。观赏蛙蛙鱼,其实它的真正名字是东方蝾螈,并不是真正的娃娃鱼。东方蝾螈可以在鱼缸饲养,还要经常见见阳光,不过不要太多。怎样饲养 蝾螈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 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
发烧的北极熊 发表于 2014-7-14 17:59
キモッ。。。。娃娃鱼。。 名字很可爱。。长得一点儿不可爱
情殇止水 发表于 2014-7-15 09:10
前天刚在上野动物园看过它
倔强小爷 发表于 2014-7-15 09:43
有这么大么
忘忧草2014 发表于 2014-7-15 10:25
巨型娃娃鱼、哎呀
屌丝儿 发表于 2014-7-15 21:54
是不是辐射变异了
FBI19 发表于 2014-7-17 12:54
“哥斯拉娃娃鱼”,真的假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