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热点导读 社会 查看内容

家庭书香与“读书种子”

2013-12-30 10:35| 发布者: 综合客服| 查看: 430| 评论: 3|原作者: 综合客服

摘要: 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私有制的社会体制中,长期没有服务于民众阶层的公益性藏书机构,因此,私人藏书乃至私家藏书楼应运而生。它们在主观上满足藏书主人及其子孙观书治学或读书科举需求的同时,在客观上,则为历史文 ...

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私有制的社会体制中,长期没有服务于民众阶层的公益性藏书机构,因此,私人藏书乃至私家藏书楼应运而生。它们在主观上满足藏书主人及其子孙观书治学或读书科举需求的同时,在客观上,则为历史文献的搜集和保存,为知识创造的推陈出新,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由于历代藏书家们的前仆后继、世传代承,我国现当代图书馆才得以通过接受藏书家捐赠、通过古旧书店和书市购买等方式,集中收藏到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从而生动有力地佐证了中华文明古国的厚重地位及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让炎黄子孙们永远拥有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拍卖引起轰动的苏州顾氏过云楼藏书珍本,即为显著的一例。

由于私家藏书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宗旨,完全基于个人与家庭的文化需要和经济投入,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藏书自珍,秘不示人”的特点,这为20世纪以来接受了西方图书馆公益理念的人们所诟病。这其实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我认为,对于私家藏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藏书家对文献搜集、保管、阅读和利用的成就大小,而不应该是其藏书是否能够对家人以外的社会读者的开放借阅度。

即使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如果要求全国各地的当代藏书家们都打开书房,服务社会读者也是不现实的。尽管我们提倡如梁启超、周叔弢、郑振铎、唐弢、巴金等先辈当年捐书国库、与人共享的那种“化私为公”的义举。而且换一个视角来看,完全可以说,正是由于藏书家们几乎不约而同的珍秘态度,才使得那些珍贵历史文献得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好的保护,得以历水、火、虫、兵燹之劫,得以不断规避不期而遇的天灾人祸而传承至今,因此,对于那些有幸转化为图书馆公共藏书资源的私人藏本,尽可能多而宽地提供给读者阅览使用,甚至予以必要的学术整理后编辑出版,正是对中华历史文献遗产和历代藏书家人文精神的一种继承、吸收和弘扬。

“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读书之人与藏书之家,是古旧书业的传统服务对象,也是推动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动力源。历代读书人与藏书家,以各自的个体文化行为,参与建设着的却是书业这个社会文化的大市场。书店,只是数量庞大的新、旧书的集散地;图书馆,是新、旧书品种和复本的渊薮;唯有私人书室,才会在主人的独特的兴趣、爱好和专长的观照下,实现新、旧书品种与数量的相对平衡,具有个性化的人文特征,并营造着书香之家的文化氛围。

虽然在上世纪3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生活模式,“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人文理念,早已失去了其依附的社会经济基础,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民间记忆却仍然十分深刻,“书香世家”的精神魅力更是影响深远。而主要由古代藏书家们所构建的敬惜字纸、追求知识、崇尚文雅的“书文化情结”,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复燃起淘书、藏书、读书的人文香火。

经过自“拨乱反正”到“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酝酿,到1988年,在我国著名的“藏书之乡”江苏常熟率先举办了“当代个人藏书十佳”的评选活动,从而大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各地主要以市、县或乡镇为单位评选“当代藏书家”的时代雅尚。其中,尤以江、浙两地的评选活动最多、最频繁,其评选种类也最为多样。仅以南京而言,就先后举办过“金陵个人藏书状元大赛”、首届江苏“新华书缘杯”十大藏书家评选,以及在200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南京图书馆负责评选并颁布的“十大江苏藏书家”等活动。而今,“改革开放”已历三十余年,我国文化出版主管部门组织全国范围内当代藏书家和“书香人家”评选活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此外,我们还呼吁,位于苏州城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顾氏过云楼(现为苏州一家公司占用),当与其北侧的顾氏家族捐赠的私家园林“怡园”一起实现“园楼一体化保护”,在楼中,应有一个有关苏州顾氏世系及其所藏珍品的高水平展览。藏书楼的存在,足以使来者获得睹物思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文明陶冶。去年冬,江苏镇江市政部门复建清乾隆时收藏《四库全书》的文宗阁,并在今夏举办“文宗阁与中国藏书文化—纪念镇江文宗阁复建一周年”全国有奖征文活动,正是为了达到宣示中国古典藏书楼价值的人文目的。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我认为,在当前继承和发扬私人藏书优秀传统的时代意义,主要在于当前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上的家庭书香氛围的重建。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中,要想“耕读传家”,追求“书香世代”,一个家庭小康程度的经济实力和基本的文化追求意识,是两个充要条件。它所赋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作为社会细胞的千家万户,如何理性地自觉地为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培育好千万个“读书种子”。显然,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精神文明任务。

当年,梁实秋曾发出号召:“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一个人克己进学的好习惯,需要建立在宝贵的“童子功”基础之上。而这种功夫的养成,必奠基于家庭教养的过程中。


多年前,我就曾提出过一个家庭培育“读书种子”的中外少儿读物书目,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圣经故事》、《安徒生童话选集》、《格林童话全集》、林海音《城南旧事》、沈碧娟《纯真童年》、郑丰喜《汪洋中的一条船》,以及《儿童文学》杂志和“中国儿童文学网”。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该为自己的孩子配置的一个基本营养级的“知识餐单”。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一定要在价值观上把人文经典类纸本读物与网络阅读方式和谐协调起来。而对于一个以“学习型家庭”为追求的“小康之家”来说,则在“数字化空间”之外,营造一个“雨余窗竹琴书润,风过瓶梅笔砚香”的传统文化空间,应该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一个良善之家,除了要有“机房”,还应该认真布置好四壁琳琅的“书房”,其中既要有基本的常备书,也要有些字画、有点文玩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为这正是一个家庭培育自家“读书种子”的人文沃土。



愤怒

高兴

无聊

震惊
3

超赞

不解

悲剧
1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玉置浩二nice 2013-12-30 17:44
很喜欢这句:“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引用 490abc 2013-12-31 10:48
非常好的文章

查看全部评论(3)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