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热点导读 科教 查看内容

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桂建芳当选院士

2013-12-20 10:18| 发布者: 综合客服| 查看: 355| 评论: 1|原作者: 综合客服

摘要:   荆楚网消息(记者张扬)从198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只做了一件事——研究银鲫,他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并因此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12月19日,喜讯传来,为我国人口提 ...

W020131219843921904688.jpg

  荆楚网消息(记者张扬)从198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只做了一件事——研究银鲫,他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并因此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12月19日,喜讯传来,为我国人口提供了1/3的动物蛋白来源提供科研保障的桂建芳却婉拒了大多数媒体的采访要求。

  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已占全球的70%以上,并成为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与来料加工国。一直以来,桂建芳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吃上鲜美的鱼。

  作为业内公认的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桂建芳用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坚持银鲫研究20余年。研究中,他在全国大江、大河、大湖调研取样,在50多个样点取样四五千条。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发现多倍体银鲫具有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

  “这是脊椎动物中首次发现的特殊现象,引起了国际专家高度关注。”桂建芳用遗传证据征服了国际专家。2011年,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长期育种过程中,桂建芳积累了很多具有潜在价值的遗传资源,于是由此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历经十几年,异育银鲫“中科3号”繁育成功,比已推广的D系高背鲫生长快20%以上,于2008年获得水产新品种证书。

  “中科3号”现已生产200多亿尾,已在湖北、江苏等20多个省市进行推广养殖,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新增价值100多亿元。桂建芳说:“我们的研究架起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通道。”2012年6月,他也因此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3年,桂建芳因其卓越贡献,被遗传学期刊Gene(基因)杂志认定为顶级审稿人。同年,接受Elsevier出版社遗传学科出版负责人Bart Wacek博士的邀请,正式成为Gene杂志编委会成员,得到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位顶级遗传学家的认可。



愤怒
2

高兴
1

无聊
1

震惊

超赞

不解

悲剧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飞一飞 2013-12-20 11:47
好厉害,做事做到极致就是不一样。

查看全部评论(1)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