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热点导读 科教 查看内容

地大女子登山队归来话心路 天空下梦想触手可及

2013-3-22 11:01| 发布者: 综合客服| 查看: 198| 评论: 0

摘要: 图为:成功登顶哈巴雪山“这次征途是我们去离天空更近的地方,找回自己的梦想。”2013年1月24日上午10时40分,中国地大“山铭志”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哈巴雪山。据介绍,这是全国首支女大学生登山队,它的成立一是为 ...

图为:成功登顶哈巴雪山

    “这次征途是我们去离天空更近的地方,找回自己的梦想。”2013年1月24日上午10时40分,中国地大“山铭志”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哈巴雪山。据介绍,这是全国首支女大学生登山队,它的成立一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地大悠久的登山传统,二是为了增加户外运动在女生当中的普及率,展现女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独立自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昨日下午4时,队员们在地大举行了一场报告会,与大家分享了登山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惊心动魄。

    最危险:凌晨登顶生死莫测

    缺氧、大风、严寒、高原反应,登山本身就是一项高危运动,皑皑雪山危机四伏,虽然经过训练但最大的考验是,“山铭志”女子登山队12人中几乎都是首次登山的新手,对于这个刚成立的女子登山队,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似乎高不可攀。“生活在大本营,取水、烧饭这些基本工作都显得十分困难,记得最后一天,冻硬的鸡蛋跟石头一样,放在火里居然烤炸了,十分的囧。”杨炳倩坦言,缺乏经验让队员吃尽苦头,“登顶是在凌晨进行,打着手电筒能见度都只有1米,而要走的路都是70度的陡坡,石头掉下去都听不到声音,未知的危险令人害怕到极点,折磨着队员的身心,登上顶峰全靠队员们的意志。”

    最感动:男生充当坚强后盾

    女子登山队里还有数名男队员,他们不但是地大户外运动专业的学生,且个个都是攀登雪山的好手。男队员甘当绿叶呵护着年轻的女队员,保障着她们的安全。大三女生包韶睿在海拔约4900米的雪线处不小心崴伤了脚。宋红、德庆欧珠等4名男生轮流背她,抵达大本营时,他们都累得瘫软在地。

    “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谈起队里的4名男生,12朵金花笑着说。已从地大毕业的季超是登山队的男向导,也是杨炳倩最感谢的人。在其他人换好装备,准备冲顶时,杨柄倩突然发现自己的行走镐不见了。没有行走镐怎么爬雪山?难道就要这样放弃了么?为了圆她的登山梦,男队员季超毅然决定,将自己的竹锁和杨炳倩的扣在一起,带着她一起走。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遇到危险的几率将上升70%。可是季超很淡定,鼓励身边的女生:“你知道登上顶峰会看到怎样的美景么?下山以后你还会再来!”凭着最初的感动,“要让梦想触手可及”的杨炳倩成功登顶,“若没有季哥,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最宝贵:收获志同道合朋友

    在A组女队员登顶的同时,B组冲顶女队员也随后朝着顶峰迈进。由于装备有限,她们要等A组队员返程后,才能在雪线处换上冰爪等装备。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当B组冲顶队员离顶峰只有十多分钟路程时,却因风太大而不得不中途折返。A组队友为此懊恼不已,因为她们下山的时候,B组队友已在寒风中等待了一个多小时。但在山下庆祝时,B组成员反过来安慰A组队友:“只要有一个人登上去了,我们这支队伍也就胜利了!”“攀登最终要的不是登顶而是过程。”包韶睿告诉记者,这次行程最宝贵的就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雪山中只有他们值得依靠,“也许在昆明我们每个人踏上回家的路,这段旅程就结束了,但在我们的心里,行程才刚刚开始,我们这群朋友还将在以后的人生中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楚天金报 记者徐伯行 通讯员吕霖 郑沁雨 包韶睿)


愤怒

高兴

无聊

震惊

超赞

不解

悲剧

支持

最新评论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