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近日纷纷转发据说是美驻华大使骆家辉的文章。文章概括了中国人的12大特征,大多是负面的。比如,“非常聪明,但非常相信传言”;“在 大事上能忍气吞声,在小事上却斤斤计较”;“能通过关系办的事,决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计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动辄判断外界,却 很少反省自己”等。 骆家辉当初被任命为驻华大使时,中国媒体的欢迎之情表露无遗。被寄予厚望的骆如今对中国人的评价却如此不堪。据悉,这些评价可能并非骆所写,但中国人纷纷转发,足以说明该文给他们带去很大的冲击和沉思。 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性,不能简单概括。因为这个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稍不注意就会“以偏概全”。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不容易了解中国人”。因为其特征确实不难发现,他们有很多与我们不同之处。 笔者曾进行主题是“为何海外华人比海外韩国人更团结”的采访。但在新加坡和印尼采访过程中,笔者感到实际情况与原先设想截然相反。对当地华侨来 说,团结并非固有情节,而是据情况而定:有必要时就团结,没必要就不用。这或许跟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等有关。中国有学者说过:中国人是一盘散 沙。中国人也自嘲: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 笔者来华后发现,跟中国人聊天夸他们民族意识比韩国强时,对方均感到诧异,接着会说,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全民参加募金运动;韩日世界杯 时,韩全民都是拉拉队;且只买韩国车他们觉得中国应向韩国人学习这种爱国、自强、团结的精神。虽然其中不免有些客套成分,但笔者见到的大部分中国人都这么 说,看来并非皆是敷衍之词。 因此,在与中国开展平等交流和竞争的过程中,韩国可以发挥团结精神。也许,中国人或日本人不用团结也能过得很好,但对被夹在强国之间的韩国来说,那种松散是奢侈的。(作者余时东,金惠真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