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留学资讯 留学聚焦 查看内容

李水山:新世纪日本教育的特点

2012-1-4 17:51| 发布者: 酷帅| 查看: 1349| 评论: 0

摘要:   本文作者简介:李水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方向:东北亚比较教育、农业(农村)教育、农村(民)职业教育、“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国际比较研究;黄长春:河北农业大学,李鹤:中国农业大学。   一、新世 ...

  本文作者简介:李水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方向:东北亚比较教育、农业(农村)教育、农村(民)职业教育、“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国际比较研究;黄长春:河北农业大学,李鹤:中国农业大学。

  一、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背景

  日本自二战以来,通过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公平教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均衡,团队精神强,收到良好基础教育和专门技术教育的国民,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新世纪,面临变化多端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日本国内社会和经济所存在的结构与制度性障碍凸显在教育层面上,如学生学习欲望低下,逃学,校内暴力和欺负学生现象,考试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家庭和社区教育能力下降、大学财政困难等。为解决日本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本政府和教育界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

  如1984年设立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制定了教育改革大纲;同年设立了文部省教育改革实施本部和大学审议会;1990年设立终审教育审议会;自1997年每年修订教育改革计划;

  2000年设立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从近几年的改革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是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信息教育还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其中研究性学习、大学法人化和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具有特色的改革,当然争议也最多,尤其是教师评价制度遭到教育界和教师们的强烈抵制,今后也会成为争论焦点。当然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离不开基本国情,日本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不存在城乡差距和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和均衡教育并不是主要问题。在比较研究中要全面、系统和动态发展的方法分析,根据该国家发展阶段以及基本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讨论。

  二、教育改革目标

  日本的教育改革目标始终围绕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和战略制定和实施。日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国际化,科技迅猛发展国际背景,同时也面临着国内社会高龄化,子女急剧减少,学生学习欲望低落,学习成绩下滑等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应对国内外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确立科技立国战略方针,引入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和机制,发展信息化教育,加强青少年道德心理教育显得比任何时候更为迫切。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制,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培育生存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振兴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成为实现日本教育改革目标的原则和手段)。

  三、近期教育改革特征

  (一)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提高学习能力,实现每个国民的自身价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改变单一僵直的教育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开展有效的初等教育,而大学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提高教育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和服务。

  具体实现形式有:

  (1)根据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小班授课,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更新、补充以提高为宗旨的教学内容。福冈县通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小班授课,学生平均成绩提高10个百分点,学习欲望也提高,喜欢数学课的学生大学生总数的67%,认为这种教育好的学生占97%。

  (2)开设“综合学习时间”,体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改善教材审定制度,充实发展的学习内容。

  (4)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现状。

  (5)改善师生比例,到2005年小学达到1:18.7,初中达到1:15.7,争取争取欧洲水准。

  (6)通过有10年教龄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优秀教师。

  (7)改革占全国90%大学的教学计划,实施财政支持特色学校计划。

  (8)开设专职研究生院制度,创办具有国际水准的法律、经营专业研究生院。

  (二)重视“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内容

  培养宽广心胸和健壮体魄是教育的神圣使命。通过开展培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培养有教养的世界公民。具体实施途径有:

  (1)培养油宽广的心胸,树立公共伦理,加强公共道德教育。向全国所有初中、小学发放“心灵笔记”,加强社区服务、体验和读书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教育心理咨询体制。

  (2)实施提高学生体力,增强体质计划,培育健壮体魄。

  (3)培养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在4成稿中开展就业体验活动。石川县立初中2年级和聋哑学校合作开展工作岗位体验活动,树立起勤劳精神和职业精神颇见实效。

  (4)加强英语教育,实施能使用英语的日本国民计划。

  (5)在3-4成的大学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并用外语授课。

  (6)实施5年内接受社会成人学习倍增计划。

  (7)接收10万名外国留学生。(8)促成产官学合作教育,实现知识创新。

  (三)重视“选择”和多样性

  通过地方教育行政权限“分权”改革,鼓励各地创办特色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服务。高等教育则通过简短、独创性研究,营造优秀人才辈出的环,是大学成为知识创造和继承的源泉。具体措施有:

  (1)扩大中小学的自由选择范围,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办出特色、个性化学校,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

  (2)实施初高中一贯制、学分制和学科综合化改革,实现高中教育灵活、多样化。广岛市安佐北初高中通过6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使学生灵活掌握国际交流和信息搜集能力,在地区国际交流活动中成效显著。(3)实施学年和班级组成的灵活多样化,开展对学生的精细辅导。

  (4)采用民间人士,以5万人为目标,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助和支持,指导学科教学、研究和升学就业。

  (5)大幅度灵活调整大学设置标准。

  (6)引入第三者评价机制和竞争原理,创办领先世界的高水准研究生院。

  (7)自2004年实现大学法人化改革,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引进民间经营机制,实行灵活的人事、财政预算体制。

  (8)改革税制,增加收入,振兴私立大学。

  (9)在196所大学实施任期制和招聘制,加强教师交流和流动,灵活、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四)推进教务公开和评价改革

  所有的学校向社会公布办学职能和责任,公开教务和正午,建立与教育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确保教育质量,并不断校正。具体措施有:

  (1)建立学校评价、信息提供与公开制度。

  (2)争取在全国50%的学校建立评议员制度,反映和解决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呼声和要求。

  (3)开展振兴社区教育的教育行政。

  (4)引入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和态度与收入挂钩。

  (5)建立大学自我评价制度。

  (6)在全国所有大学建立第三者评价机制,灵活、提高大学教育和研究水平。

    四、重大教育改革与社会评价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日本政府和国家财政都给予了大力支持,1988年日本文部省新设终身教育局,1989年国立教育研究所经过改组加强了教育政策与终身教育研究职能。目前正在研究地方教育职能的强化和改善。学校自主办学、教育行政和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与转移、学校自律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尝试与实践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学力”,而对“学力”的解释也随着改革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和进步。过去的“学力”是指学校的教育能力,而新的“学力”是指学校的教育能力加上学生的学习欲望、关注、态度,心灵教育、爱国教育、教育评价制度,是以能力教育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东京大学市川伸一教授对“学力”的解释是分为已学到的能力和要学习的能力两种:

  这两种能力又分为可以测知的能力和难以测知的能力。已经学到并可测知的能力是知识和狭义的技能;已经学到但难以测知的能力有解读、论述、讨论、批判的思考、解决问题、探究等能力。而要学习的能力中难以测知的能力有学习欲望、对知识的好奇心、学习计划、学习方法、集中、持续能力和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及被传授、教诲中的交流能力等。

    (一)基础教育

  1、改革重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中最为显著,并引人注目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自1989年开始,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修订和改进。如1989年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宗旨,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和健全人格的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和发展。同年又全面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简化审定手续、标准,突出审定重点,自1990年开始实施。1991年以观点进行评价为基础,修订指导要录。1998、1999年在1989年制定的要领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严格筛选教育内容。2002年开始实施全日制学校周5天学习制度。充实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语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以及应对高龄化社会教育。根据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提高,加强青少年的心灵和环境教育成为最新的教育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中毕业认定资格考试和中考制度的灵活、多样化,学分制、加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并折算成学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97年以后对居住区学校的灵活选择,99年以后实行初高中一贯制的尝试,小学、初中自1991年,高中1998年开始实行的小班化学习,加强学生升学、就业的指导,根据学习进度和熟练程度授课等改革尝试都收到积极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名下设置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曾在2000年12月22日提交了《最终报告》,根据这一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当时的森喜郎总理大臣的指示,日本文部省于2001年3月很快完成了《21世纪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并在具体组织实施。作为应急措施,有些议案已交给一般国会讨论,有些议案在当年财政预算中得到落实。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方针,将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写进教育基本法,通过中央教育审议会制定教育振兴计划,并将2001年定为“日本教育新生元年”。为顺利推进改革,文部省认真征求学校、产业界、社会团体和全国国民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教育新生计划,将学校、家庭、社区新生,即学校和教育新生作为重点,制定了4项实施目标和具体措施)。

  (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日本国民。首先重视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自觉定为教育的起点。第二,学校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第三,全体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第四,不能忽视容易出现问题的青少年教育。第五,保护孩子们,以确保接受各种正确而健康的社会信息。(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才能。首先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普查全国学生学习能力,引入发挥个性、提高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体制,按一个班20名学生规模,根据学习成绩教学。2002年,仅教师指导用书和自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指导教材编制,已投入5亿日元。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全国的统计情况,2002年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特点,组织课外小规模辅导的小学已占全国的63%,比前一年增长 11%,初中己占65%,比前一年增长15%。从小学3年级开始施行的综合学习时间(综合实践课)中安排英语对话的学校已占全国的51%,比前一年提高9个百分点。为适应20名学生规模的小班级教学,自2001—2005年将增加教师22500名。东京都品川区在中小学改变过去的6、3制为4、5制,即小学1年级到4年级为基础、基本学习阶段,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读写等基础知识,而从小学5年级到初中3年级为根据生理、思维能力的变化进行以个性、能力为中心的教学阶段,再根据思维和生理特征的初显和明显变化情况,细化成小学5年级到初1为第一阶段,初2和初3为第二阶段。这一改革尝试被称之为“6.3.3.4”学制的灵活改革。第二,改变只注重记忆能力的选拔考试,实现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第三,加强培育社会领导型人才的大学和研究生院。第四,更新改善大学学习体系。第五,注重勤劳、职业观教育。

  (3)创办与时俱进的学校。第一,引入教师评价、培训和奖励晋升制度,改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二,创办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引入学校自我评价和评议员制度,公开校务信息。第三,在学校教育委员会中引入经营管理的思路。第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简明易懂的课堂教育。第五,创办便于交流的新型的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

  (4)确立教育振兴计划和教育基本法。第一,确立整合各项具体教育改革措施的综合教育振兴计划。第二,确立与时俱进的教育基本法。

  2、改革效应与评价:日本教育界和教师对日本政府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改革褒贬不一。认为目前日本中小学生显在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下滑的人分别占56%、49%。

  根据2003年11月对800名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研究性学习持赞成态度的人占61%-94%,其中小班化辅导94%,可以补充学习92%,赞成按学习熟练程度分班学习85%,可以促进学习73%,赞成按学科配置辅导教师61%。认为教师自我评价有效占65%,而认为目前的教师评价员制度无效或不清楚(下同)占33%,民间企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任校长或副校长)占59%,对实行2学期制、有10年教龄者参加研修、教师到企业研修分别占70%、57%、60%。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手段,回答应确保教师研究教材时间47%,改善学习环境37%,确保对学生辅导时间28%。虽然教师们普遍认为授课时间不足,但认为只通过授课难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的人占49%。

  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不同的评价,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基础教育改革貌似有效,但花架子很多,是政府行政主导型改革,并没有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教师疲惫不堪,实际效果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评价是有距离的。很多知名学者批评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比如教育财政的“分权化”改革可能失去公共教育职能,加剧地区教育发展差距和教育经费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三位一体”改革议案,取消了2005年度中央政府4500亿日圆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到各地方政府承担,引起社会各界争议。“6.3.3.4”学制弹性改革,貌似适应学生性早熟和心理变化,实际上适得其反等。客观而论,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型教育的改革和尝试是值得肯定,学生变得活跃,对学习兴趣增加,爱提问,教师和学生融洽,但是经过筛选鉴别考试升到大学,日本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多少扼杀了创意和个性化发展。

  虽然在制度文明中获得补充和更新,但还是存在着有些断层,需要在文化改造和与世界的交流中逐步解决。频繁的教育改革是不是长效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反思。这对日本基础教育来说,是严肃而重要的课题。

 


愤怒

高兴

无聊
1

震惊

超赞

不解

悲剧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