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热点导读 科教 查看内容

日本未成年网络欺凌肆虐

2017-7-25 10:39| 发布者: 倔强小爷| 查看: 996| 评论: 3|原作者: 倔强小爷|来自: 环球时报

摘要:   与微信功能相似的社交软件LINE在日本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在一些人的“恶意”下,该软件却成为欺凌弱小的工具。日本《朝日新闻》23日报道称,关东地区的一位母亲就曾致电日本全国网络顾问协议会理事长安川雅史讲述 ...
  与微信功能相似的社交软件LINE在日本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在一些人的“恶意”下,该软件却成为欺凌弱小的工具。日本《朝日新闻》23日报道称,关东地区的一位母亲就曾致电日本全国网络顾问协议会理事长安川雅史讲述自己女儿因受到社交网络欺凌而企图自杀的故事。
  这名母亲称,其就读于初一的女儿入学后加入全班20名女生的LINE群组,但却频繁遭遇“已读不回”。所谓“已读不回”是指该女生所发送的信息,都会显示“已读”但却没有任何人回复。此后,其他人又开设了一个“秘密群组”,并在群内肆意发送偷拍的该女生照片,同时附上“真恶心”“去死”等评论。新群内的学生还半开玩笑地将这些偷拍照及评论发给她看,让其痛不欲生。日本儿童网络风险教育研究会代表大谷良光认为,发生在LINE的纠纷,要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已读”功能会成为欺凌及吵架的导火索,而中伤性质的图片也有被转发扩散的可能。
屏幕快照 2017-07-25 上午10.19.18.png
  报道称,不仅是LINE,日本其他社交网络也都存在类似的“秘密群组”网页,群组的名字也很骇人,例如“杀死某某的网站”。使用搜索引擎并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这些网站,还能看到写着“笨蛋”二字的本人头像。学生们会反复翻看这些匿名写下的恶意文字,猜测始作俑者是谁,进而将自己逼到绝境。更糟糕的是,即使转校和搬家,那些伤害自己的言论或图像也不会从网络上消失。
  其实,社交网络欺凌在日本早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日本J-cast网站公布的数据,2006年至2015年,因社交网络上的恶言恶语以及被排挤孤立而自杀的人数占日本总自杀人数的33%,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受此影响,2016年LINE公司曾面向学校开展1500次以上的演讲及课程,告诫学生要发送没有恶意的信息,也不要让阅读信息的人心生厌烦。


环球时报

3

愤怒

高兴
1

无聊

震惊
3

超赞
2

不解
1

悲剧
1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ReeceZhao 2017-7-25 11:59
变态的日本人
引用 1z3z2z 2017-7-25 15:45
被孤立 就这样 和性格有关系

查看全部评论(3)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