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是韩国第19届总统选举拉票开启的日子。然而在这一天,韩国检方对遭弹劾下台的前总统朴槿惠提起公诉的消息,吸引了更多关注。这位曾自称“嫁给国家”的女政治家,不仅仓促离开青瓦台,更可能锒铛入狱。已至任期末尾,却未能善终,命运多舛的朴槿惠再难回头。 韩国检方以一份洋洋洒洒的超长文件,列出朴槿惠所涉及的十多项罪名:包含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泄露机密罪等。从三星和乐天等大企业集团处收受36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9亿元)贿赂,另向SK集团索贿89亿韩元,朴槿惠所涉受贿的数百亿韩元金额对普通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韩国宪法规定,即便未收入囊中,只要曾索要或约定收受财物,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而默认或“勾连”亲信干预政治,更成为引爆社会舆论的“导火索”。也因此,韩国宪法法院在审核国会对朴槿惠的弹劾议案时,重点指出罢免这位女总统的理由,是其隐瞒幕后权贵崔顺实擅政真相,助其牟取私利,每有非议必予否认。其违宪、违法情节严重,伤害代议民主和法治精神,为捍卫宪法计,不能容忍背信于民之举,因此审定对其弹劾案通过。 宪法法院今年3月10日当天,系以“8:0”的结果全票表决通过弹劾案,分析指出,其意味着法院中经执政党提名及有“亲朴”势力背景的法官,也投了赞成票。裁决倒向了民众强烈呼吁的结果,而法院也自认肩负着“尽快终结”国政无人、社会混乱局面的重大责任,在做出裁决时,无疑历经多重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