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2011年5月26日播出《税务代理费的猫腻》,以下系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侯丰: 观众朋友大家好。 按照常理,企业选择哪个税务代理机构为自己办理涉税事务,当然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自愿委托、有偿服务,这是税务代理的原则。然而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有些地方却变的很复杂。不久前,《焦点访谈》记者在山东临清就发现这样一家特别的税务代理公司,我们来看看它的特别之处。 解说: 韩女士是山东省临清市的一名普通商户。2006年,她筹措了十几万块钱,在红星路上开了一家宾馆。宾馆的生意一般,每年的收入也就几万块钱。韩女士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业到现在,她每个月除了要缴纳国家规定的一些税费之外,还要缴纳一种代理费。 韩女士 临清个体经营户1: 就是把税额交上,把税款交上,然后把代理费交上,就是给我们,这是代理费的钱,120,代理费交了120元。那个税票是税票,正规打印的税票。 解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并不是只有韩女士一家。在临清市,很多商户在缴纳地税的同时,都要缴纳这种代理费。 记者: 那你们交代理费吗? 临清个体经营户2: 交。 记者: 交多少钱代理费? 临清个体经营户2: 100块钱(地税)交10块钱(代理费)。 临清个体经营户3: 从一干买卖的时候就收。 记者: 那是哪一年? 临清个体经营户3: 好几年了。 记者: 每个月都交? 临清个体经营户3: 每个月必须得交,必须的。 临清个体经营户4: 代理费是(每月)200块钱。 解说: 那么商户所缴纳的这所谓代理费,到底是一笔什么样的费用呢? 临清个体经营户3: 都交代理费,我问你代理费代理什么呢?他也没有给我解释,你必须得拿,你不拿也不行。 记者: 他们给没有给你们做一些什么代理服务啊? 韩女士: 有什么服务呢,反正就是到时候没有发票了去领发票了,就这么一个服务。 解说: 在商户们提供的发票上记者看见,收款单位是临清兴临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其实,国家税务总局对税务代理费有着严格的规定。税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自愿有偿、诚信信用和委托人付费的原则。税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涉税签证业务,或者涉税服务业务的收费合同(协议),或者在委托合同(协议)中载明收费条款。收费合同(协议)或收费条款应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收费金额、付款和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那么这个兴临税务代理公司与商户们签定了相应的协议吗?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 记者: 你们收代理费的时候跟客户签协议了吗? 马连元 临清兴临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经理: 签了。 记者: 签的是什么协议? 马连元: 签的是代理协议涉税服务协议。 记者: 他们是自愿的吗? 马连元: 是的。 记者: 客户是自愿签的? 马连元: 对。 解说: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这位马经理拿出了几份与商户签订的协议书。其中一份是和一个叫名叫于金水的商户签定的,记者找到了于金水。 记者: 这个于金水是您是吧? 于金水 临清个体经营户5: 对。 记者: 那我问一下,你们跟他们这个公司签过这个协议吗?税务代理协议? 于金水: 没有,没有。什么公司的? 记者: 它就是一个税务代理公司,就是每个月替你们交地税什么的。 于金水: 没有。我们都是自己去交地税去。 解说: 所谓的协议书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真不知道这份协议书是怎么签订的?在采访中很多商户都告诉记者,兴临公司收取税务代理费不是一年两年了,这项费用从2000年就开始收取,而这十年来,大部分商户都没有签订过正规的协议书。 记者: 他跟你们签什么协议每年?收这个代理费。 临清个体经营户2: 没有什么协议。 记者: 交这个代理费给你们签过什么税务代理协议吗? 临清个体经营户6: 没有。 记者: 你记得签没签过? 临清个体经营户6: 没签过。 解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确有一些商户和兴临公司签订了税务代理协议,那么他们是自愿的吗? 记者: 那你们签这个协议到底是情愿,还是不情愿? 临清个体经营户4: 说句实在话,咱老百姓还是少花点钱好,因为做买卖不容易。咱一个月少拿二百多,一年就好几千。这二百多就够咱一家子的菜钱了。应该说就是这个道理,还是少拿好。但是反过来说,咱胳膊拧不过大腿,别人都签了,咱非出那个头干什么,又有没什么后台。 解说: 有的没签协议,签了协议的也是签的不情不愿,那么这笔代理费不交行不行呢? 韩女士: 我们当不愿意了,但是人家要你能不给吗,谁敢违抗,各家做生意谁敢违抗,人家怎么规定你就怎么交呗。 临清个体经营户7: 交到地税所。 记者: 哪个地税所? 临清个体经营户7: 新华地税所。 记者: 新华地税所,收费的人是谁呢?是地税所的工作人员? 临清个体经营户7: 对,地税所的工作人员。 临清个体经营户2: 代理费是上地税所交去。 解说: 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税务执法和税务代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税务机关办公场所与办理税务代理的场所必须分离。兴临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这家私营企业收取了代理费,商户们不仅不敢不交,而且还直接交到了地税所里。看来,这家兴临公司和当地地税局的关系可不一般。 记者: 如果一个普通的地方上的公司说要给你做这个税务代理,替你交税你同意吗? 临清个体经营户8: 我肯定不同意,从这边拿钱给我交税,你又收我钱,肯定不愿意。 解说: 就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碰到了很多蹊跷事。每当记者走进经营户的商铺进行采访时,立刻就会有电话打到商铺里或者老板的手机上。 5月22日,记者来到了一家名叫做临清地锅城的饭馆,进门时看见老板何云祥正在接电话。当记者开始采访时,他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何云祥 临清个体经营户: 以前我都不知道,我对象知道。 解说: 面对记者,这个商户表现的特别反常。第二天,记者又悄悄的来到了这家饭店,再次问起税务代理费的时候,这位老板的态度和前一天有了明显的不同。他告诉记者,他每个月都在交税务代理费,而且交的并不情愿。 记者: 交这个代理费跟你们签什么协议没有? 何云祥: 没有。 记者: 什么都没签? 何云祥: 嗯。 记者: 那这种协议你后来签没签呢?没叫你签啊? 何云祥: 没有。 记者: 好,今年签了吗? 何云祥: 没有。 记者: 以前签了吗? 何云祥: 没有。 解说: 何老板说,头一天不敢跟记者讲真话,是因为当时有人跟他打了招呼。 何云祥: 昨天跟你后面来的那个人,我不知道什么情况,我上里面去,电话来了。有几个人采访你,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知道。 记者: 谁给你打的电话? 何云祥: 我不知道。 解说: 记者在另一家商户进行采访时,又碰到了这样一件事,记者刚进屋,商店里的电话就响了。 幕后人: 喂。 临清个体经营户: 怎么着。 幕后人: 喂。 临清个体经营户: 你听不见我说话啊? 幕后人: 老板呢?你听见了吧? 临清个体经营户: 听着,你听不见我说话? 幕后人: 你拿电话听着,没有公安局的允许,别人随便采访那个,见到外面的人你注意点,小心点。 解说: 在电话里,对方的态度蛮横无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商户都接到了类似的电话。那么这些躲在电话背后的人试图在掩饰什么呢?这家兴临公司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呢? 记者来到了临清市工商局查阅了这家公司的注册登记,发现这家公司注册时间是2000年,现在的法人就是公司的总经理马连元。 记者: 你以前在地税局做什么工作? 马连元: 我以前在地税局稽查局。 记者: 稽查局做什么? 马连元: 稽查局稽查人员。 解说: 根据工商登记,马连元从1980年开始,在临清市地税局工作了整整20年。税务代理公司的法人居然原来是临清市地税局稽查局的副局长。那么公司的职工又都是些什么人呢? 记者: 你们公司一共有多少人? 马连元: 50多个人吧,50来个人。 记者: 地税局的家属能占到多少? 马连元: 地税局家属占到20多个人吧。 解说: 不仅如此,工商登记上还显示,2000年,这家兴临公司成立时共有3名股东,这3个股东都曾经是临清市地税局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名叫崔延生的股东在2003年到2004年期间出任了兴临公司的法人。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崔延生股东最后居然又当上了临清市地税局的副局长,在地税局,他主管税收的征管工作。 演播室主持人 侯丰: 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税务代理公司,却曾经由地税局公务员当法人、当股东,地税局的众多家属加盟。难怪这家公司轻易的就能把自愿委托变成了强制服务。这也是为什么能够长期的违规收费,临清当地的众多企业却敢怒不敢言的原因。税务代理反客为主,说到底是靠背景、靠关系,有恃无恐,民众却承受了不明不白的损失。那么究竟都有哪些人从中获利?还需要进一步地追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