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全球市场大幅震荡。国内专家和主要外媒对英国脱欧给中国在贸易、投资、人民币、金融市场等方面造成的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认为,英国脱欧将是一个漫长的法律进程,中国在英投资和在欧投资的大方向不会受到根本动摇。英国和欧盟存在继续维持双赢贸易关系的可能,双方可能会寻求重新签订一系列协议,英国也可能退出里斯本协议,但英国不会选择退出共同市场,双方存在继续维持原有贸易格局的可能,这就给中国对英和对欧贸易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英国退欧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无法避免。中英双边贸易只占中国总贸易额的2%,但英国退欧将对欧盟(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以及世界的需求与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本已趋弱的外贸出口很难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提振。预期英国与欧盟在2019到2020年以前将不会达成任何新的贸易协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英国自由贸易倾向长期明显强于众多欧洲大陆国家,但在欧盟僵化的决策机制下,英国无法改变欧盟的市场保护主义倾向,脱离欧盟后意味着“中国制造”进入英国市场的壁垒会降低许多。 路透社的分析认为,对于远在亚洲的中国而言,实体经济所受影响整体不大,但外贸料略承压。英国脱欧制造了大量输家,但最大的赢家是中国。长期而言,英国脱欧符合中国的政经利益。英国渴望在欧盟之外达成更好的双边贸易协定,可能让英国和中国在某些方面走得更近。目前,英国不能随意谈判自己的协定。而且,中国已经表明它愿意并能够与其他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而欧盟有更多相互冲突的内部利益要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