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以及股市震荡的压力下,2月29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降准——自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的首度降准。去年,央行已经在2月5日、4月20日、9月6日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以及0.5个百分点,此外,6月28日还实施了一次定向降准。 此前,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进入2016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2016年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4次50个基点的降准。对于中国汇率,朱海斌则认为,预期在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将重申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目标是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基本稳定,预计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左右”调整到“6.5%-7%”的区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平补外汇占款流失来看,早就有降准的必要性,从“权威人士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的要求来看,货币政策需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几天股市的调整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反弹,提供了降准的契机,从汇率与利率的关系来看,随着汇率的稳定,也为降准提供了窗口”。 “在年前,市场已经存在流动性趋紧的态势,普遍对节前降准存有预期,但由于汇率贬值预期掣肘货币宽松,进而选择其他货币投放工具释放流动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在汇市趋于稳定后,此次降准在预计之中,同时,此次降准与中国货币政策转变也有关系。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峰会表示,稳健略偏宽松,是央行对稳健货币政策的最新表述。至于未来是否仍有降准空间,郭田勇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长期看会更趋宽松,但是具体宽松的力度仍需多维度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