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加坡航展在樟宜展览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亚洲三大航展之一,本届新加坡航展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家公司参展,其中包括65家全球100强航空企业。在中航工业展台上,歼-10战斗机的出口型“猛龙”FC-20战斗机模型首次亮相海外航展,吸引众人目光。航展上歼10展示强大挂载能力,挂载了4枚空空导弹、4枚炸弹、2个副油箱和1个电子吊舱。 歼-10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制造并批量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1998年该机完成了首飞。2003年装备部队少量试用,2004年最终完成定型审核。前后历经20余载,最终修成正果。在歼-10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10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我国自主研制三代机始于1981年,当时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机,预计初期投资在5亿元。鉴于5亿元的投资确实花钱不多,邓小平同志便批示同意了。 当时主要的方案是沈飞的歼-13方案和洪都的强-6衍生方案。强-6一开始便不被人看好,因此沈飞歼-13在当时事实上也就已经被内定为胜出方案了。此时成都方面正在攻关歼-7III,航空部原本只通知611所来北京参加新歼方案的评审。领队的宋文骢老先生在出差北京前留了一个心眼,让同事把611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这一无心之举想不到竟成了后来歼-10的初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