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小春网 门户 热点导读 社会 查看内容

兰花虽陨,花香不泯 —音乐剧《李香兰》 观后感

2015-12-7 17:11| 发布者: 倔强小爷| 查看: 612| 评论: 1|原作者: 倔强小爷

摘要:   第一次知道李香兰这个人物,是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喜欢上户彩,于是几个女生朋友就聚在一起看了她出演的日剧《李香兰》。剧中的李香兰身着白色旗袍在老上海风格的歌厅里演唱《夜来香》《何日君再来》。那时 ...
  第一次知道李香兰这个人物,是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喜欢上户彩,于是几个女生朋友就聚在一起看了她出演的日剧《李香兰》。剧中的李香兰身着白色旗袍在老上海风格的歌厅里演唱《夜来香》《何日君再来》。那时我们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早在邓丽君演唱这些歌曲之前,四十年代的中国就有了这样一位歌姬将这些曲子唱红了大江南北。
640.jpeg
  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有幸能在剧团四季《李香兰》音乐剧的导演浅利庆太先生的邀请下,参加了《李香兰》的排练见习并观看了公演首映式。

  这部音乐剧以山口淑子(李香兰本名)所著自传《李香兰-我的半生》为基础,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其中我个人十分欣赏的是“李爱莲”这个虚构人物,以及剧中川岛芳子所担当的说书人的角色。
640-1.jpeg
  在剧团四季的舞台上,李香兰26岁之前,真实出现在她生命中不同的女性:儿时的玩伴,在北平念书时期的好友,以及引荐李香兰拜师走上音乐之路并最终为她的日本人身份作证使其免受“汉奸罪”的俄罗斯少女柳芭,被揉合成了“李爱莲”这一个角色,一个将香兰视为亲姐妹的中国女人。李爱莲作为中国的象征立足于全剧。从一开始爱莲和香兰合唱“我们都是黑头发和黑眼睛,今日起我们以姐妹相称,就像中国和一衣带水的日本一样,我们是一家人。”到后来战火蔓延,爱莲扛起了枪支攻打日本,抱着受伤的战友含泪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九一八,九一八”。再到最终爱莲以“以德报怨”来劝解法庭上满怀愤慨的中国同胞们宽恕李香兰,并与被无罪释放的香兰再次与紧紧相偎依。这一系列戏剧化的处理似乎是浅利导演将中日两国的关系具象化成了两位女性的感情,细腻温暖但却纤弱易破碎。然而命运最终让她们再次心心相依,让我们看到的是道歉与原宥,诚心和宽恕。战争过去70年,也许《李香兰》是在中国观众看来少有的一部正视历史的作品。的确,在之前彩排见习时对几位主演进行的采访中,以及同日本教授和同学的闲聊时,大家都直接地表示,剧中的内容都未曾出现在他们的书本上,或者说日本教科书中并未详细记录中日战争的经过。
640-2.jpeg
  正如采访时浅利导演所言“我要重现昭和时代的悲剧,因为这是不可被淡忘的。我的责任就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知晓那段战争的悲剧” 。在剧团四季的舞台上,逼真的道具灯光和硝烟味中重现的不仅是中国同胞的流亡悲痛,还有战争带给日本民众的苦难,以及黑白镜头下天阴雨湿,白骨露野的战争后的凄惨画面。 希望一切正如导演所期待那样,让更多的日本年轻一代看清这罪恶的战争之手,不要让这段记忆与教训随着时代推移而被淡忘。
640-3.jpeg
  在这舞台上,同李香兰在命运的玩弄下被政治利用下的惊慌和无奈相比,说书人一般将昭和二年直到战争结束的故事发展串讲起来的川岛芳子就是淡然笑对人生了。我十分喜欢这个一身戎装英气十足的角色。她将李香兰的起伏转折娓娓道来,并且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日本军国主义为所作各种“傻事”的嘲笑和轻蔑。也正是这个角色,给略显沉重的这部歌舞剧带来了几分诙谐。川岛芳子一出场就踏着百老汇爵士乐的步子,将自己的身世回忆唱了一遍。可是她突然又自己打断这段回忆,“噢,等等,诸君!今天要讲的可不是我这个よしこ,而是另一位よしこ的故事,看!现在该她登场了!” (日语中,川岛芳子的“芳子”和李香兰的本名山口淑子的“淑子”都发音为Yoshiko)这时才算回答了我当时脑中,或许是大多数观众当时脑中的疑问吧。不过仔细想来,先不说坊间关于两人曾有暧昧关系的传闻,川岛芳子和李香兰的羁绊不止是偶然相同的名字发音。身为日本人却为大家称为李香兰和身为中国人被熟知为川岛芳子,光是这名字的部分就有些许滑稽。《李香兰》的音乐剧中也是如此唱来“当得到第二个名字的时候,命运就发成了转变。我永远忘不了我得到新的名字的那一天”。背负着复辟大清使命远赴日本的金壁辉(川岛芳子本名)和被作为满洲映画公司宣传崇尚日本皇军的一颗棋子而被迫隐瞒国籍的淑子,这样两位有着两个名字双重身份的女性忙碌一圈,到头来落得“汉奸”的辱骂,被斥责一生,简直如同风吹尘转圈般被命运开了个玩笑。不过,70年后,多少人不是喜爱着贞德一般英勇光荣的女英雄川岛芳子,多少人不是喜爱着李香兰留下的传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曲呢。这两个美好的女人,在命运的牵绊与玩弄下,也不曾放弃气馁,而是将自己的生命绽放地如同兰花一样猗猗孤傲,“纵使无人亦自芳”。
640-4.jpeg
  虽然山口淑子女士已离开我们,虽然因为战争,文革等诸多因素,我们无法再如同那个时代一样,因李香兰而痴狂而激动,但只要为李香兰而生的《夜来香》能不断在华州大地被唱响,这朵在中国土地上被孕育成长的兰花就能“不断吐露着芬芳” 。无论是李香兰的歌声,还是她一生为了她的父国与母国-中日友谊而做的努力,都不会被淡化被抹去。兰,君子之花,馥郁清香,兰花虽陨,花香不泯。


愤怒

高兴

无聊

震惊

超赞
1

不解

悲剧
1

支持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