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登录
小春网 返回首页

晓春第一帅哥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ncnjp.com/?5634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铁,新干线之间知识产权纷争的看法

已有 138 次阅读2011-7-19 10:26

三连休看了一些高铁,新干线之间知识产权纷争的新闻,也说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场景一 :
国内媒体采访铁道部某高官,高官说,“高铁是我国的完全知识产权”。

感想:这么说明显扯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就好比一个自大的笑话。
不引进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国内的高铁不可能几年内有如此的飞跃。
写论文的时候,引用别人成果,都会在文章最后参考文献进行标注。
不否认提速(且不论里面有多少水分)等地方会有国内技术者们改造后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拿来的东西都说成是自己的就有点不要脸了。
高铁,好比一根嫩黄瓜,本来是从市场上买的,却说完全是自己种的。之所以说是自己种的,是因为跟市场卖的没有这么嫩,其实之所以看起来嫩,不过是刷了一层绿漆而已。

场景二 :
  看到日本媒体批评中国,总有人说,“日本新干线时速250,高铁都350了,早就胜过日本的新干线了。由此推断日本就是酸葡萄心理。”
  我看了一下资料,日本的250,是说实际运行时速,国内的350,是设计时速。京沪高铁的运营时速,只有300。你觉得日本人的技术,没法把250提到300吗?真相貌似是这样的,车速没提高多少公里,会加倍消耗电量,对路轨路基的磨损也会加大。350的设计时速,不过是政绩,不过是一张大饼,话说现在连300的时速都不知道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现状是故障频发,究竟能撑几年都不好说呢。

  中国人其实最应该对自己国家有必要的了解。高铁的速度其实也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每年10%的GDP,有多少泡沫,有多少牺牲环境带来的发展呢。

场景三 :
  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高铁申请了上千项专利,向海外的美国,欧洲都申请了专利。批评中国,当初跟川崎重工的合同里规定新干线技术只限于中国国内使用。

感想: 关于海外专利申请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日本人在指责中国的同时,应该首先反思自己。新干线都建成50多年了,与富士山并称为日本的象征,如此引以为豪的技术,尽然从未在海外申请过专利,不能不说是日本国家在战略上的失误。回避自己战略上的失误,却以为说中国的“盗用”“不讲信用”,未免有民众视听的嫌疑。。。


悲剧

无聊

震惊

支持

不解

超赞

愤怒

高兴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账号

小春网
常务客服微信
微信订阅号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查看更方便! 返回顶部